标签:
旅游爱沙尼亚塔林圣诞浪迹 |
一直觉得,到北方旅行是属于夏天的节目。有天看到一篇当地人写的“冬天为什么该去塔林”,那文章里说,夏天的塔林游客太多太闹,冬天整个老城区都安静下来了,空寂的小巷里积雪没过脚踝,像个晶莹的童话世界;又说,冬天去塔林你可以在睡足吃饱后,早上9点多钟才到座堂山上去等日出,看阳光慢慢点亮那些如林的高塔;
还说冬天塔林诸多的教堂里有很多音乐会,从冰天雪地中步入温暖的教堂听一曲仙乐飘飘,立刻让你满心喜悦......心动了,上网一搜,圣诞节前有便宜机票,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假期的内容。
去了塔林,却听到酒吧老板抱怨世界乱套了,这个冬天一点没雪;
在塔林经历了四个清晨都没有日出;酒店对面的教堂头一晚有音乐会可我知道消息太迟,第二晚跑去,人家在办葬礼了......
可是塔林给我的印象,却依然象个童话。

圣诞时节塔林的日落时间是下午三点一刻左右,到达那天是个阴雨天,下午两点半就开启了夜景模式。 以飘飞的冷雨为背景,
圣诞市场摊位上的灯光显得格外的温馨。




市场规模不大,但是吃的用的玩的各种商品花样颇多。北地盛产皮草,我曾被一个不知道什么皮做的毛套子弄得很动心,那玩意戴上去造型有点象俄罗斯套娃,萌萌滴,还特别暖和,恋恋地捧在手上纠结半天,想到日后不管在意大利还是中国都很难有机会戴,还是放弃了。
吃喝永远是圣诞市场的主角。好多摊子都卖叫做GLOGG的加了香料的煮红酒。价格是按酒精浓度分的, 4欧元一杯的20%以上,
3.5欧元的是12%到14%的, 2欧元一杯的,那是没酒精的。还有典型的爱沙尼亚圣诞食品, 名为BLACK
PUDDING的血肠烤得香喷喷的,加上煮酸菜和面包,谈不上有多么美味,但天寒地冻地日子一杯热腾腾的煮红酒和这么敦实的一大盘下肚,整个人都暖了起来。

如果觉得室外太冷,还可以到屋里喝。圣诞市场在市政厅广场上,哥特式的塔林市政厅据说是整个波罗的海地区最古老的市政厅,
底楼有个小酒吧,狭小的石头房间里一片幽暗,只有星星点点的烛光摇曳,酒娘们都打扮成中世纪的样子,一进门的感觉,就象一下子掉进了伦勃朗或者维美尔的油画里。



姑娘是属于一家叫做“老汉莎”的餐厅的,这两个穿越到门口招揽生意的帅哥也是。这家餐馆内部装饰全部都是中世纪风格,连菜式都是中世纪,
吸引了很多好奇的游客。我的老朋友北角山妖提醒过我别去吃,说是难吃。难吃是必须的,中世纪的欧洲生产力多落后啊,能有啥可吃的,连玉米、西红柿、土豆还有各种香料都是地理大发现后从美洲非洲和亚洲带回去的,地道的中世纪菜肴,我还是听听好了:)
说实话,这些穿着古装的人让我觉得塔林老城区作秀讨好游客的气氛太重了,加上满街的酒吧餐厅纪念品店,让我怀疑如果在游人如织的夏天来到这里,我是否会喜欢。但冬天人没那么多,不时遇到一两个仿佛穿越而来的人,随时可以走到有着暖黄灯光的小店里喝一喝、坐一坐,到让人觉得挺安逸也颇有些童话味道。

塔林的一个迷人之处在于它有很多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城的制高点。
我去的时候最高的圣奥拉夫教堂(ST. OLAV'S CHURCH)的钟楼没开放
(就是上图中最高那个尖塔),但到老城西南角的座堂山(TOOMPEA)也能看到非常壮观的全景。




塔林的塔有一半是教堂,这个波罗的海边的港口城市,自古兵家必争,不同民族不同教派的势力来来去去,留下风格各异的教堂。


座堂山上的圣玛利亚教堂是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教堂,最早是丹麦人建的。


我最喜欢看座堂山上的东正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 不管什么光线、什么角度,它看上去都那么美。 这个教堂内部不让拍照,
满天满地到处贴金, 留大胡子的教士就在一片金灿灿中听信徒忏悔。

塔林的塔还有一半出自它的城墙。塔林老城区是整个波罗的海地区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纪古城,
至今依然保存着大半城墙和带尖顶的碉楼。

城墙有好几个入口可以上去的, 有一段城墙里还有家咖啡馆呢!

从城墙上看塔林老城区, 另是一番风光。


普通药店没有的它也有。药店里面展出了很多古代医学书、草药标本、古时制药的器皿等等。
窗台上的一瓶不知什么药水倒影着市政厅的尖塔,挺有趣。

“大师小院” (Masters's Courtyard)是
Vene街的一个小院子里,里面好些手工艺人的工作室,做陶瓷的、做丝绸的、做钩针的、做铁艺的......店主们淡定地做着自己的活,不卑不亢地任游客们东张西望。
小院里很多商品都很别致,割爱很多次之后,终于还是经不住诱惑买了一条质地和造型都很特别的围巾。

圣卡瑟琳小巷(ST. CATHERINE'S PASSAGE)完全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边是一串艺术品店。
老城区很多建筑都有着别致的大门。我的朋友山妖同学还曾经拍过一个专辑。
我也拍了不少,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这个黑人头兄弟会的大门了。




街边的橱窗总有不断出现的精彩, 比如那些可爱的小玩意,
那诱人的马卡龙,还有一家古风文具店里精致迷人的小本子......

老城区里饭店酒吧密度极高, 装饰上也很具设计感。
冬夜走在小街上,一扇扇大玻璃窗后面都是在各具风格的空间里安逸地吃吃喝喝的人影,就象画一样。



去塔林如果光呆在老城区有点可惜。 KADRIORG
宫距离老城区2公里多,是俄罗斯彼得大帝为他的妻子凯瑟琳二世修建的。宫殿现在是爱沙尼亚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可惜我去的那天快圣诞了,展厅不开放。

距离皇宫一百来米,有个粉红色的建筑,
是爱沙尼亚的总统府。虽然经过时正好碰到卫兵换岗的戏剧场面,但这房子太小,让我不太相信它真的是总统府。问一个开标致车的中年人,他说我们是小国家嘛,我说民主国家就该这样,我喜欢。然后那人就停车按了门铃从侧门进总统府了!啊?这是什么人物?


去皇宫有非常方便的电车和巴士,但我选择步行两公里前往。
感谢这两公里的路,让我看到了老城区以外的塔林,一个更真实、更生活化的塔林, 它现代化的新城区,它宁静雅致的近郊,
都让人喜欢。


最后,上一些可爱的面孔。塔林的治安应该很好,因为经常可以看到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自己结伴逛街购物吃快餐;
也看到老师带着很多孩子到老城里上历史课,小学生们穿着黄绿色的安全背心一长串过马路,最后这群是中学生吧,也是被老师带出来上课的,见到镜头争相招手,不少人还用中文喊“你好,你好”
----如今在欧洲,年轻一代遇到东方面孔不问你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是"你好“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