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2014-11-26 02:31:42)
标签:

杂谈

分类: 定时发布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上一篇,我们看了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的建筑,这一篇瞧瞧藏品。

江宁织造局是清代的江南三织造之一。所谓的织造局,性质类似制瓷行业的官窑,是专门生产御用和官用的丝织品的。 三织造各有绝活,位于南京的江宁织造尤以锦缎见长, 大名鼎鼎的云锦,便是其王牌。

所谓云锦,是指在南京生产的、以锦缎为主的各种提花丝织品的总称。它是在元代著名的织金锦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到了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云锦的织造技艺十分独特而复杂,采用所谓的”通经断纬“的织法,也就是说,它的纬线是由数量不定的彩绒线拼接而成,可以在同一梭子纬线里根据需要配少则七八色多则几十色的色线,所以其色彩非常丰富华丽,加上大量使用金银线,整体效果雍容华贵、灿若云霞,故名”云锦“。 云锦非凡的织造技法体现了中国丝绸历史上巅峰性的技术与创造力,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在这里要讲两句题外话,也是大实话,希望我的老朋友、盛泽鼎盛丝织厂的吴建华董事长看到后不要怪我。 北京APEC峰会上各国元首身穿宋锦华服, 让宋锦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几乎所有的报道都说宋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事实上,宋锦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跟中国丝绸相关的只有两项,一项是”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一项叫”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当然,宋锦也是中国传统桑蚕丝制品,可以算做后一项的组成部分,但是直接把它称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点不够严谨。作为一个从业二十多年的普通丝绸工作者,我个人认为,云锦的织造技艺和艺术效果都在宋锦之上,但是,云锦目前的状态类似活化石,创新和产品都比较少。 而老吴和他的同事们潜心研究,将即将失传的宋锦用现代化电脑织机生产出来, 并将这一古老的产品时尚化、市场化,赋予了它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让传承与发展都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是非常值得赞赏与钦佩的。作为朋友,我希望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宋锦进一步时尚化与市场化, 而作为丝绸人,我也希望有一天也看到云锦能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不好意思,扯得有点远了,拉回来。
博物馆里云锦以及其他珍贵丝织品很多,不能一一展示了,随便选几个拍拍吧。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当年的云锦绝大多数是御用的,所以龙的图案到处都是。看这图案,色彩丰富细腻,庄重华贵。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这是前一张图的截图 。顺便得瑟我的天价小卡片RX1R, 细节表现真好啊,放大到100%,每根纱线都看得清清楚楚。重要的是每根金线都看得清清楚楚。那龙身上全是真正的金线啊(那年头还没有化纤替代品),这么多金子,真是亮瞎我的眼。

又想起一个题外话了,十几年前,意大利顶级提花织造企业BIANCHI的老板曾经送我一块面料,上面点缀性的金线是18K金的,BIANCHI先生送我时专门强调了这一点,我当时也觉得18K金拿来织布,逼格好高啊。如今看到这云锦龙袍才知道,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差得太远了。 对了,BIANCHI先生是云锦申请世界遗产时的专家评委之一,如今已经故去了,当年我年少无知,他给我看有他的照片的《南京日报》时,我也没问问他初见云锦时是什么感受, 是不是觉得我们老祖宗很厉害。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这灿灿的明黄,一看就是皇上专用, 所以自然也有龙纹啦。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又是金线又是龙, 皇上真的太腐败了。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薄薄的网纱上提花的龙纹图案。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没有龙纹的云锦,依然贵气逼人。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这些都是所谓的龙袍了,不同场合季节穿的。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云锦做的清朝官服上的补子, 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最好玩的是八品鹌鹑,哈哈。 可惜七品芝麻官的补子啥样, 没看到展品。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最喜欢的还是这种大花织锦, 真的灿若云霞啊。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除了云锦, 博物馆里还有好些别的传统丝织品。 这些应该是缂丝吧, 也是绚烂之极。 印象里有一种说法说云锦是缂丝的副产品, 我不是搞技术的也不是搞织造史的,所以这种说法对不对我也不知道。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古代的丝绸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者植物什么的。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织造云锦用的传统木头织机。我刚工作的时候曾经看过云锦的生产,需要一个人坐在上面牵动经线,一个人坐在下面穿梭纬线, 同时配合才能织出云锦。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织机装造细节。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博物馆里有个规模颇大的微缩景观,再现清代南京市井的繁华景象。 史料记载,康熙至嘉庆年间,南京云锦生产规模巨大,木织机达到三万多台,有二十余万人以此为业,年产锦缎上百万匹,产值在3000万两白银以上, 相关产业的兴旺也带动了当时南京的繁荣。

江宁织造之锦若云霞
除了微缩景观,还有真人大小的蜡像, 重现当年的染坊、绸缎庄、丝线铺等等, 颇为有趣。

除了传统丝织品之外,江宁织造博物馆还有一个有趣的展馆是旗袍馆。 下一篇,我们就聊聊那些旗袍。 (其实我好想把聊聊写成shaoshao啊,一个博物馆写这么多,难怪从前在南京朋友们都说我是小shao头,南京银懂的哈。[偷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