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瑞士徒步diemtigtal自然公园 |

今天(9月5日)下午两点, 我在瑞士参加户外活动的向导、地理学家洛兰发来邮件,标题是“迪姆蒂格谷正式成为自然公园”, 内容只有一句话:“......不再是候选者了。刚刚收到的消息。”
迪姆蒂格谷(DIEMTIGTAL)? 这是什么地方? 你说,你从没听说过。 事实上守着瑞士边境住了十几年,去过无数次瑞士的我,以前也不知道DIEMTIGTAL是什么地方,连“迪姆蒂格谷”这个中文译名都是我自己乱造的,前半段是DIEMTIG的音译,后半段TAL意译为山谷。所以,当9月初有机会到瑞士参加徒步活动的时候,面对众多路线中那些耳熟能详的地名,我选择了这个没听说的DIEMTIGTAL,当然,除了新鲜,还有一个原因,活动资料上给它的定语是“REGIONAL NATURE PARK"(区域性自然公园)。
在瑞士,所谓的“区域性自然公园”, 指的是那些富有自然和文化特色的乡村,通常有着丰富多样的原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还有保存完好的自然风光和地域风俗。建立区域性自然公园的目的,就是保护这些自然和文化的特色,并通过生态农业、环境教育、特产推广等方式来增加这些地区自然和人文特色的经济价值。
其实确切地说,我们到达迪姆蒂格谷的那一天(8月31日),它还不是正式的自然公园,只是候选者,据说正式批准日预定为9月1日,而我们本该在它成为公园的第一天在其中徒步。没想到官方文件下得晚了几天,今天才有正式消息,于是我们成了领先一步的“先行者”了。

说起来, 迪姆蒂格谷的风光算不上奇绝, 这条位于伯尔尼高地上的山谷所拥有的不过是那种你在电影上挂历上明信片上看熟了的最典型的瑞士风光: 连绵起伏的山峦,绿地毯一样丰美的草坡,草坡上宛如深色蕾丝的茂密松林,还有星罗棋布的精致小木屋, 没啥可说的,那就是瑞士,你若看过那部著名的瑞士儿童片《海蒂》, 会觉得这风景就象海蒂生长的地方。


山谷里的小村迪姆蒂根(DIEMTIGEN)也跟大多数瑞士小村一样, 很多古朴精致的木屋,房前屋后鲜花环绕,处处透着生活的热情。 迪姆蒂格谷的古老木屋深具地方特色,在瑞士也算自成一派,是当地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之一。 篇幅有限,关于这些老木屋,改天专文介绍。
无论村里还是山上, 迪姆蒂格谷都很少见到游客。 于是我们一行的到来变得很隆重,一进村就听到悠长的号角声。这样的长号也是瑞士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了。号声平和舒缓不急不慢,却很有穿透力,据说平地上能传到四五公里之外。 我们的当地陪同帕梅拉小姐很是风趣,拿一只大牛铃做招集我们的工具, 让我们听铃声行动,我跟她说,我们这群人都太吵啦, 铃声怕是镇不住呢,要不,你弄个长号招呼我们行啦!

大树下这几个企鹅的铜雕不知道为什么特别触动我, 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神态? 你可以称之为“远眺”也可以称之为“守望”, 远眺必带来对陌生世界的好奇, 守望是因为对熟知的世界的挚爱,这两者都是我认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心态。

体验迪姆蒂格谷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徒步。 徒步, 是瑞士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在瑞士有超过六万公里的徒步路径,延伸到城市乡村高山森林的角角落落,引领着步行者领略这个小国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魅力。

我们三个多小时的徒步路线穿越了从海拔1200多米到海拔1700多米的地带, 这是一条相当轻松的山路,却有着不断变化的风景, 让人宛如走在风光大片中。最初,是这样连绵的草坡, 清泉流转。


再向上, 是茂密的松林, 湿润, 深邃。

穿过森林,便可以看见山了。 记得向导说, 有一座山的名字叫“牛肉山”, 那谷里连绵不绝的全是山头,我也不记得哪座是“牛肉”了, 在我看来,这些有着清晰横向纹理的山都象牛肉干。
山岩与草坡交界处有一股红色溪流,自然不是牛血,是含有铁质的水源,十九世纪末的人曾经相信它对健康有益而用在当地大旅馆中,
走在森林之上的草甸上, 视野很开阔, 天蓝而云白,不时有清风拂面, 让徒步成为真正的享受。

不管森林草甸湿地还是雪山,记得哦,在阿尔卑斯地区徒步,如果你不是喜好冒险的攀岩者而只是我这样喜欢边走边看风景的普通徒步爱好者,要跟着这样两白一红的标记走。
我喜欢这样的徒步,可以与花草植物亲密接触,可以边走边看与风景对话,也可以跟同行的伙伴海阔天空地聊天, 一趟路走下来,陌生人或许就成了朋友。

呵呵,我的微博小新这次也交到了新朋友, 这个小家伙可不是普通的泰迪熊哦, 人家在FACEBOOK上可是相当有名气的, 叫做TEDDY B。 他的主人BEATRICE是一位很有创意的瑞士女士, 她带着TEDDY B到世界各地旅行, 拍下TEDDY B的各种旅行照, 滑雪、登山、吃大餐、仰望铁塔、凭海临风......等等, 让人们透过TEDDY B的眼光去认识更多神奇的世界。

走在瑞士的山谷里, 最常遇到的朋友还有这些可爱的牛。 我不记得我到底拍过多少瑞士奶牛的照片了,没办法,它们实在是太萌了, 我端着相机总是情不自禁离它们越来越近。 领队洛兰喜欢开玩笑, 冲着我嚷嚷:“索肥丫, 我们瑞士平均每年只有两起奶牛伤人的事故, 所以你是安全的, 放心靠近拍好了!” 切,吓唬谁啊, 你看这温顺的眼神,才不会伤我呢!


山谷里常年有四千头牛, 到了夏天加上来“过暑假”的, 一共接近九千头奶牛呢!这么多牛,奶制品当然丰富啦。 在海拔1740M的GRIMMI, 我们还看到这户农家,用传统的方式手工制作奶酪。 那个过程么,跟俺们做豆腐大同小异,也是煮啊,捞啊,压啊......刚做好的新鲜奶酪,样子长得也都跟豆腐的表兄弟似的。

那做奶酪的农夫推开阳台门去晾晒擦奶酪用的纱布和毛巾, 我跟过去, 这样的画面迎面而来。 森林、草场、远山、农舍、鲜花, 这一切汇合成最典型的瑞士乡村生活的画面----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宁静美好的生活画面。


如果不是篇幅有限,我真想把我拍的六七张这个1943年盖的小农舍的阳台的照片全贴给你们看, 那些花儿,那些牛铃, 那些木板上认真雕刻的铭文, 点滴都是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

我们的午餐,就是农舍自家的产品, 各种奶酪、干香肠、熏肉, 全都是最新鲜的。 不骗你们,真的很好吃, 就连我平时不太碰的羊奶酪也没有通常的膻味, 口感甚佳。同行的两个意大利女子体力过剩, 放弃午饭登高去了,结果我守着这么一大盘美味吃啊吃啊收不住嘴, 差点把她们俩的也都给吃了。



一杯红酒在手, 舌尖上萦绕着新鲜地产食物的美味, 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清风缓缓流过发梢,抬头看是蓝天白云, 环顾四周是青翠起伏的山峦,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里, 酒不醉人人自醉,颇觉飘飘欲仙。好象有很多感想, 想了半天,一句说不出来,只觉得世界真好,地球真好。

犹豫半天要不要把这个萌死人的家伙也贴上来。 农舍旁边就是猪圈, 迪姆蒂格谷连猪都这么萌。 我拍食物特写的时候, 那些猪老在背景里晃来晃去, 这还得了,那照片叫人看了还不谴责我们怎么忍心吃肉肠!
队友们说,没关系,拍呗,拍出来标题就叫“肉肠制成前与制成后”!

在迪姆蒂格谷, 你不仅可以看到典型的瑞士田园风光,还有富有瑞士传统特色的夜间活动。 傍晚时分,孩子们在山谷练起了SCHWINGEN. SCHWINGEN这种传统的摔跤是瑞士的国技, 如同牛奶和奶酪一样是瑞士不可缺或的一部分,在瑞士,SCHWINGEN冠军都有着英雄一样的待遇。 迪姆蒂格谷里有不少孩子傍晚放学后接受SCHWINGEN的免费训练。


这种摔跤跟柔道有点象, 选手都要穿特定的大短裤, 上场先拥抱致礼,然后抓住对方短裤腰带开始竞技。

争取胜利的技巧有很多种, 双肩落地即告败落。

输了, 没关系, 再来。

这是瑞士目前的SCHWINGEN王, 名叫KILIAN WENGER。 他出生在迪姆蒂格谷。这个“王”可不是随便叫叫的,是经过一系列全国巡回赛后正式加冕的,一旦加冕, 可为王三年。 我们这些外国人对他不熟悉,可对于瑞士人,他的名气就象刘翔在中国,我们同行的瑞士女士BEATRICE因为能见到他,激动得手舞足蹈喋喋不休,各种合影笑不拢嘴。 向导洛兰把他的照片用手机发到网上, 他女儿立刻留言:“他真象电视上那么酷么?” 他太太则问:“你拿到他签名没有??”
傍晚的娱乐,文武兼备。 那边孩子们摔得不亦乐乎, 这边,几位乡村乐手唱起了传统民歌。只是简简单单的配乐, 轻松明快的旋律, 优美空灵的和声,回荡在黄昏的山谷里, 却让夕阳显得更加温暖让远山显得更加沉静。白昼就在这样的歌声里渐渐远去,暮色就在这样的歌声里渐渐降临,没有塞车也没有霓虹灯的傍晚 , 让人由衷觉得,简单纯净, 便是一种极致的美。


你看老爷爷那微笑的脸。

夜才开始, 还有更有特色的体验: 到半山上的农庄睡在麦秆上, 体验一下传统瑞士放牛郎的生活。 对于成队结伴而行的人,这样体验绝对好玩,一群老老少少好象又回到从前学校睡宿舍的日子,各种语言叽叽呱呱笑话不断, 只有我和一个台湾出版人拿出相机拍照,大家惊呼:“看这两个可怕的狗仔队啊!”更是笑做一团。 半夜起身走到户外, 没有月色,却见繁星满天, 那么多,那么大,仿佛伸手可及,周围的山峰在星光下清晰可见, 我终于相信了向导洛兰的话,原来不用任何人工照明,也是可以走夜路的。
-----------------------------------------------------------------------------------------------
我的其他文章: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阿尔卑斯的一串眼泪》

《如果我留在托斯卡纳》

《攀上梦的边缘开放》
前一篇:碧海蓝天彩裙飞舞
后一篇:最粗陋的视频,最真挚的祝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