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面具 |
欧美许多城市都有狂欢节,让威尼斯的狂欢节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最显著的特色恐怕就是面具了。
面具在威尼斯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旧时许多重大节日里人们戴上面具,贫富贵贱甚至年龄性别在那一刻都被淡化甚至颠覆了,王公贵族们乐得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纵情享乐肆意狂欢。十八世纪以前威尼斯法律允许公民在一年中有八个月时间带着面具生活,于是,密会情人,躲避仇杀,多少传奇便在这假面的掩饰下悄然展开。
威尼斯的面具有很多种,
上面这张图中男士戴的叫BAUTA,佩戴者不用摘下它就可以很方便的喝水吃饭。十八世纪时,威尼斯政府规定某些特定政治场合,比如说进行匿名投票的时候,公民必须佩戴BAUTA。
这几位戴的这种遮掉半张脸的叫COLUMBINA,是现在狂欢节上戴的人最多的一种面具,抱着“掺和”的心态前来的游客们一般都戴COLUMBINA,包括我
这种小丑风格的女性面孔叫JESTER 或者JOLLY。
这些“鸟人”面具叫Medico Della Peste 或者Dotore Peste
,意思是“瘟疫大夫”。
而我觉得最为神秘华丽的是这种整张女性面孔的VOLTO 或者叫LARVA。据说LARVA可能来源于拉丁语的“鬼魂”一词。这些线条精致的面孔上无喜无悲,因为空白反而神秘,加上狂欢节上这类面具佩戴者故意做出的茫然的眼神,迟缓而诡秘的手势,真有几分鬼魂的感觉。
面具几乎成了威尼斯的一个文化符号。 威尼斯夜夜上演的这出剧的海报上就有着面具的形象。 剧的名字叫《KILL TO GET A
TICKET》,粗通英文的朋友个个都知道这意思,不过要想翻译成文雅一点的中文剧名好象不那么容易,我想了一下,要不,叫《夺命门票》?
中午时分随意走在一条水巷里,不经意就遇到一家传统面具店, 店门上的独角兽造型很别致。
午饭时间商店不开门,我隔着玻璃往里面张望,只觉得一派颓废而华丽的迷离气息。
商店橱窗上贴着广告照片,是店主制作面具时的工作照。虽然照片有点年头了,上面有折痕有污渍,但却依然让人感觉那面具华丽得炫目。
如同这座得益于贸易而兴盛的城市本身的风格,威尼斯的面具华丽中带着浓重的异国情调。传统的威尼斯面具做工精致,主要使用金银做成繁丽复杂的巴洛克花纹来装饰,丰富变化的曲线和珠光宝气的质地炫目得让人无法逼视。
眼神空洞,表情永无变化。可是看久了有时也会觉得她象要活过来一样, 上面这个银色的好像居然有了回眸的妩媚感。
上面那些都属于精品甚至极品级别的。参加狂欢节的老百姓们一般不敢问津,大多人还是在纪念品摊上买下面这些做工比较简单但是色彩依然很有感染力的面具。
各种色彩的COLUMBINA
至于俺自己么,最近两次去威尼斯狂欢节戴的都是COLUMBINA,如下图。左边是2008年的狂欢节,那幅白色带羽毛的面具是我在新浪上认识的第一个博友DUDUDU留给我的,照片是博友S_VITO的大作;右边是今年,一个人去狂欢,所以面具只好自己买啦,15欧元,照片也只好自己拍了,旅馆的镜子。
==================================================================================================
俺现在呆在微博上的时间比博客长,很多不能系统写成博文的照片基本上都在微博上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微博跟我一起玩。地址是http://t.sina.com.cn/sofiacomo
下面是最近的部分微博内容
去年跟@九重春色 @花子tt 逛巴塞罗那的市场的时候,小九给我们仨一人买了一个KITTY棒棒糖。她们都吃了,我不吃“猫肉”的,又不能扔掉它,摆在写字台很占地方。小九建议:“你把它插土里,说不定明年又长出来一个!”
2011-03-11
唉,有些人自恋得也太变态了,拿了N张自己拍的破照片从中选桌面, 还手心手背都顺眼, 弄了半天也没选定。要不咱们搞淘汰制,大家说说这里面哪张最差最难看,得票少的胜出 结果出来之前俺先保留那个踏花的,春来要来了么......
201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