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ofia
sofia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53,786
  • 关注人气:39,8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010-06-09 06:46:44)
标签:

意大利

的里雅斯特

trieste

简莫里斯

乔伊斯

旅游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3.

 

职业原因,多年前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听说过的里雅斯特(TRIESTE)这个地方了。可在我到达意大利多年之后,它依然显得那么遥远,遥远得就象一个不真实的传说;在我几乎踏遍意大利北部,每新到一个意北城市常常让我觉得似曾相识之后,的里雅斯特给我的第一感觉却是如此陌生。

 

翻开今天的世界地图,的里雅斯特在意大利最东边,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多少人认为的里雅斯特是意大利城市。” 这是被《泰晤士报》评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的简莫里斯(JAN MORRIS)在她的《的里雅斯特,无名之地的意义》(TRIESTE, THE MEANING OF NOWHERE)一书中的描述。

 

的里雅斯特不是意大利的,那它应该是哪里的城市?我一向对简莫里斯的书比较敬畏,太书卷气,是那种你需要预先看过十本书之后才能明白她在说什么的书,但是也多亏她这本书,我才能理清的里雅斯特乱得一锅粥一样的往昔:

 

最初的的里雅斯特是凯尔特人的小渔村

后来这里沦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殖民地

再后来威尼斯共和国成了这里的新主人

14世纪,的里雅斯特向权力中心在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请求庇护

18世纪,的里雅斯特成为哈布斯堡王朝通向世界的入海口,并跻身国际化港口之列

1919年,一战结束,哈布斯堡王朝解体,其在亚德里亚海绝大部分疆域被划归新兴的南斯拉夫王国,而的里雅斯特则成了刚组建的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1945年,二战结束,意大利战败,的里雅斯特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如同曾经的柏林,的里雅斯特一部分被英美占领,一部人被苏联支持下的南斯拉夫占领,期间还一度成为联合国庇护下的中立的“自由区”。各种势力明争暗斗的结果,1954年的里雅斯特港口中心地带划归意大利,而周边绝大部分地区仍归南斯拉夫所有。的里雅斯特就此成为意大利领土外的一块飞地,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的南联盟解体......

 

如此颠沛流离的历史造就的里雅斯特混杂的民族组成,拉丁人,条顿人,斯拉夫人在这里混居,而市民们的国籍更是乱成一团, 莫里斯在书中写道:“对于大多数的里雅斯特人而言,祖父母辈可能还是奥匈帝国子民,到父母出生时却变成了意大利人,等到自己这一代则成了自由领土的市民,而孩子辈则又重新做回意大利人;就在几公里外的边界附近,还有老人曾在有生之年经历过奥匈帝国、意大利、德国、英国、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等多国轮番统治。” 另类,实在太另类了。

 

另类的事情很多,比如大多数城市的缔结的姊妹城市都是国外的,而的里雅斯特却有一个意大利的姊妹城市,这就是我居住的意瑞边境上的科莫。或许是地理位置的边缘性,让这两个城市走到一起。很多人说,科莫是最象瑞士的意大利城市,而在我眼里,的里雅斯特则是“最哪里也不象又哪里都象”的意大利城市,难怪莫里斯说它是NOWHERE!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4.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5.

自驾的人对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往往来源于道路。的里雅斯特附近的海滨公路平整开阔,路面质量明显好于意大利大多数地区。进城之前,公路与大海之间有很长的一条绿化带,绿化带与大海之间是修整考究的长堤,堤上很多躺椅,躺椅上很多人在晒太阳。那份闲适象意大利,那份整饬却不象。进了城,主干道宽阔气派,隔离带上花花草草布局很有层次,路边的建筑大而规整,跟热那亚和那不勒斯之类的意大利港口城市风格大相径庭。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6.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7.

漂泊的历史,混居的人群,造就了的里雅斯特建筑的混搭风格。图6的圣安东尼奥教堂是一座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而图7中的充满拜占庭味道的塞族东正教教堂距离前者只不过几步之遥。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8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9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0.

从上面两座教堂出发有一条通向海边的运河。运河两遍边是成串的酒吧饭店。气候温暖的季节,每天从早到晚,这些酒吧的太阳伞之下都不乏慵懒悠闲的身影。运河上有桥,桥头上伫立着一个西装礼帽的青铜人像,走近了看,原来是《尤利西斯》一书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乔伊斯的铜像下面有一块铜牌子,上面刻着乔伊斯在书信中写的一句话“我的灵魂在的里雅斯特.......”。乔伊斯曾经在的里雅斯特生活了十多年,在这里写下了代表作《都柏林人》和《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而他那本天书一般的《尤利西斯》出版之后,第一批订阅的读者就包括的里雅斯特的希腊企业家布罗焦.拉利,据说在没有任何注释的帮助下,这个希腊商人读懂了这本连中文版都让我望而却步的艰深晦涩的英文巨著。

 

边缘化的地理位置与混血的文化往往对天才们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不仅是乔伊斯,简莫里斯在书里津津乐道了一串大师级人物与的里雅斯特的故事:温克尔曼、夏多布里昂、司汤达、康拉德、伊塔洛·斯韦沃、蒲宁、萨巴、威尔第、托斯卡尼尼、马勒、弗洛伊德、理查·伯顿、埃贡·席勒、托马斯·曼……对了,还有,那个一生追逐女色的风流才子卡萨诺瓦。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1.

乔伊斯站在桥头,日日,不知道有多少本地人从他身边走过,不知道有多少异乡人在他身边留影,也不知道他目睹了街头多少有趣的瞬间----至少他看到了我那天遇到的有趣的小插曲。

 

当时我正在拍乔伊斯的像,忽然看到几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快步跑过桥头,我举起相机正要拍他们,却被他们象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围住了。打头的小伙子说,他们正在进行一项独特的奔跑活动,在跑的过程中要把他们手上的一张纸条上的内容翻译书写成世界各国的语言,他把那纸条递给我,上面用意大利语写着“要了解世界,首先要了解人”。纸条上已经有一个伊朗人写的翻译,我是第二个。我写完译文,小伙子们愉快地跟我合影,然后又开始了他们“了解世界”的奔跑,很快就不见人影了。我看着乔伊斯的雕像和那条通往大海的运河,回味着刚才的场景,觉得很有意思。边缘性与混杂性造就了这座港口城市宽容开放的性格,这正是它吸引着乔伊斯等异乡天才来到这里的原因,而今这种宽容与开放依然在的里雅斯特传承着,小伙子们手中写上了阿拉伯文与中文的纸条就是证明。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2.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3.

运河的尽头就是海边,那里有不少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在一座不起眼的房子上有这么一块碑:“意大利民航的第一架飞机就是从这片大海之镜上启航的,从的里雅斯特到都灵。” 那是1926年的事情。“大海之镜”,原文就是这么写的,“SPECCHIO DI MARE”,多么诗意的语言,纪念碑文都如此,真是个有文学传统的城市!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4.

市中心的旧码头已经废弃了,周末,很多人躺在码头上晒台太阳。其实那个下午阳光时有时无的,甚至还下过几滴阵雨,但是这些人几乎都岿然不动。或许,这座城市早习惯了几百年来颠沛流的命运,学会了淡然面对漂泊中的种种莫测,这点天气小小的变化算个啥!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5.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6.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7.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8.

在海边, 温馨浪漫的画面随处可见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19.

浪漫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0.

这个女孩最有意思,她穿着一件带着某个组织机构的标记的T恤在等待朋友们进行某一项活动。你看到她脚边那把白色的伞了么?伞是关着的,却没有扎紧,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那伞生生被吹到海里去了。当时我就坐她旁边,伞在地上滚向海边,女孩追,没追上,伞掉进海里的那一下子,我叫出声来了。刚开始,那伞还浮在水面上,慢慢地飘远,慢慢地下沉,那过程,让人很无奈。我用惋惜地目光看着女孩,女孩笑笑,说:“算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是,为一把伞跳入海里好像太夸张,但是眼巴巴看着它消失也是一件让人有些郁闷的事情。女孩平静地接受了。等到穿着同样T恤的同伴到来的时候,已经开始落几滴小雨了,同伴问伞哪里去了,女孩描述事情经过,我看到他们一起大笑。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1.

的里雅斯特有不少大建筑,能看出从前的繁华。市中心的大广场叫“意大利统一广场”,面向大海,开阔气派,但是广场上市政厅跟罗马或者佛洛伦萨的大型建筑风格相距甚远,倒是让我一眼想起奥地利和德国。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2.

市政厅, 一股子日耳曼人味道的华丽。也难怪,1875年建的,那时候的里雅斯特还归奥匈帝国管。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3.

这两老太太的服装也一股子日耳曼味道。 通常意大利老太太穿的套装,腰身的剪裁要比这精致婀娜得多, 颜色也不会这样硬朗强烈。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4.

广场边上这个宫殿倒是带着浓重的威尼斯风格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5.

运河边上这座建筑的威尼斯味道也很重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6.

海边有家中餐馆,曰“上海大酒楼”。我喜欢窗子上的欧式塔楼的镜像和这典型的中式大门的对比。餐馆装修不错,门上的对联更是雄心万丈,不过菜的味道,真的只能凑合了:)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7.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8.

市中心一条小巷里有斯韦沃(ITALO SVEVO)的雕像,对面建筑的墙上有他的画像。斯韦沃原名 阿龙.埃托莱.史密兹(ARON ETTORE SCHMITZ), 是一个犹太商人,在乔伊斯的鼓励下,他开始用斯韦沃的笔名发表小说,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派作家。

 

跟乔伊斯的雕像一样,斯韦沃的雕像脚下也有一块铜牌牌, 上面写着“LA VITA NON E' NE' BRUTTA NE' BELLA, MA E' ORIGINALE!”---- “生活既不是丑的,也不是美的,而是原生的!”, 说实话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翻译ORIGINALE,只好翻译成“原生的”,明白英文ORIGINAL的含义的朋友都可以意会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说生活不丑也不美,生活就是生活自己的样子。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29.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30.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31.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自得其乐的流亡
                                        32.

 

在距离斯维沃雕像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酒吧门口欢快的聚会,有人在边看报边吸烟,有年轻人牵着两条狗拗造型,有中年跟神父严肃地交谈,一个东方女子和一个意大利女孩在一条长凳上聊得很欢,而他们对面的长凳上是两个街头艺人,小号和手风琴组合出的旋律居然是熟悉的《喀秋莎》,让人不由心头一震,显然他们从某个东欧国家流浪而来......“生活不是丑的,也不是美的,而原生的!” 眼前就是的里雅斯特街头原生的生活,斯韦沃的话就是的里雅斯特的生活哲学,这座城市漂泊得太久,繁荣过,抢手过,也被遗忘过,当归属感和民族性这些最正常最基本的东西变得可望不可求的时候,当国籍与立场都变得难以把握和无法选择之后,的里雅斯特人或许更能明白你只能接受生活的本来面目,不管它是什么。如果流亡是宿命,的里雅斯特在数百年的流亡中自得其乐地生活着,那些华丽气派的宫殿,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比比皆是的音乐厅歌剧院,还有运河边那些妖娆舒适的酒吧,便是这生的证明。
 

 

后记: 的里雅斯特是一座令人回味的城市, 我这几天如此勤快的更新就是为了赶在世界杯之前给我的的里雅斯特系列写一个开头。这座城市我还会贴一两篇,不过世界杯开幕之后就别指望我能静心这么认真地写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