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2008-03-03 23:51:25)
标签:

意大利

克雷蒙纳

提琴

红色小提琴

旅游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作为一个汽车卧室和办公间里到处都放着各种小提琴唱片的人,或许我早就应该去克雷蒙纳了。很多年前就知道意大利出产顶级手工提琴,却直到几年前看了电影《红色小提琴》之后,才知道那些琴就来自离米兰只有80公里的克雷蒙纳(CREMONA)。前天晚上听俺的偶像JOSHUA BELL去年新出的专辑<VOICE OF THE VIOLIN>, 这是一张用小提琴来演绎经典声乐唱段的的专辑,BELL在前言中的最后一句话吸引了我,他说这张专辑的目标是“WITH THE HELP OF MY 1713 STRADIVARIUS VIOLIN, TO DISCOVER THE VERY HUMAN-LIKE VOICE OF THE VOIOLIN."( “借助于我的1713年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去发现小提琴那非常接近人声的音色”)。于是,我想,我该去看看那座将木头赋予了灵魂让它们能够歌唱的城市了。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进入克雷蒙纳的时候是星期天的正午。把车随意停在城里某个角落,朝市中心走去。午后的小街小巷都静悄悄的,天空蓝得让人想起最抒情的柔板,鸽子在屋檐上跳来跳去。看上去克雷蒙纳的街道跟其他意大利小城的没有什么不同,但刚走了几步,我看到一户紧闭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块金属招牌,主人的名字下面写着“VIOLIN MAKER", 原来是个提琴作坊。又走了不到20米,看到一家有着玻璃橱窗的装修更考究的提琴作坊,橱窗里摆放着印刷精美的品牌介绍,还有琴头指板共鸣箱之类的小提琴部件,以及一把古色古香的老提琴。这一刻,我真的感觉到自己是到了克雷蒙纳了。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走过好几条街,来到了DUOMO广场,眼前一下子多了很多人,还有很多欢笑声。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克雷蒙纳的DUOMO教堂有着非常独特而华丽的正面。但更引人注目的是教堂的钟楼,高达112.7M,号称欧洲最高的钟楼。钟楼上还有一个画着星座图案的星象钟,据说这个直径8米的星象钟是全世界最大的星象钟。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大教堂对面的宫殿里有一条长廊,我记得《红色小提琴》电影的第一段里,那个送信的儿童就是从这里跑去制琴大师的作坊,通知他其妻难产。那一天,他失去了妻子,而他的儿子和那把充满灵性的红色小提琴诞生了。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广场周围的道路四通八达,大多数路口都有这样的路标,指向若干家提琴作坊。克雷蒙纳的工匠们依然按照数百年阿马蒂,斯特拉迪瓦里,瓜尔内里等大师留下的方法精心制作手工提琴。据说当地的制琴师协会“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制琴师协会”规定一个成员每年制作的乐器数量不能超过15把,目的是为了保证质量。如此精工细作出来的作品,跟流水线上的工厂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午后的阳光明媚到了极点。大教堂周围的长廊下,台阶上到处都坐着晒太阳的人。广场上的饭店酒吧的露天座位也坐得满满当当。我有些后悔不该在高速公路的餐厅简单的打发掉了自己的午饭。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星期天克雷蒙纳市中心的儿童特别多。平时在意大利尽看见老年人,可这个广场上很多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简直就象一个巨大的露天幼儿园。或许父母们都愿意到这样有着特别文化氛围的地方给孩子见识一下?这次拍了不少小孩的照片,会在下一篇里贴出来。
我尤其羡慕这些在大教堂前的神兽石雕上爬上爬下的孩子,我喜欢这种感觉,文化和历史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标本。我童年时代住在明代靖江王府旧址里,我们大院的门口也有两个明代的石头狮子,我们经常趴在上面玩。可惜后来为了保护文物,石狮子被栏杆围起来了,我们再也不能触摸这些童年的玩伴了。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绕着DUOMO广场周围走了一圈,附近好些家提琴作坊。可惜是周末,所有的作坊都关着。透过那些玻璃橱窗,可以看到那些提琴,成品或者半成品,看着那些优美流畅的线条润泽雅致的漆色和精致考究的细节,我仿佛都能听到悠扬的旋律从那玻璃后飘出来,而玻璃上古城街景的镜像跟那些提琴的形象叠印在一起,更显出其尊贵的气质。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DUOMO广场不远处就是斯特拉迪瓦里广场。这个周末正好在摆自由市场,照例是奶酪火腿香肠葡萄酒之类的特产,还有新鲜蔬菜和手工艺制品,热闹得很。我差点就找不到斯特拉迪瓦里的雕像了。张望了半天,才发现他被一个鲜花摊子包围了。用鲜花包围大师的塑像,不知道管理摊位的部门是否专门有所考虑的?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这就是他了,一代制琴巨匠,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我抬头仰望那些修长的手指, 内心有一种感激, 那些充满灵性和生命的会歌唱的乐器就是从这双手下诞生的. 那些乐器的歌唱伴随了三百多年来的无数生命,而它们的歌声如今依然陪伴我度过了无数的夜晚和黄昏.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这是一把1690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共鸣箱的复制品. 顶级斯特拉迪瓦里提琴的价格惊人. JOSHUA BELL演奏的《红色小提琴》的电影讲诉了一把独特的小提琴从意大利到奥地利到英国再到中国最后到了美国的曲折诡异的历史,而BELL本人现在使用的那把1713年的斯特拉迪瓦里也有着沧桑神秘的经历, 曾经两度被盗, 后一个盗贼在临死前才说出了琴的下落.BELL 第一次遇到这把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在他的黄金时期制作的乐器时就被迷住了, 后来当他得知自己有机会购买的时候眼泪都流了下来,他以200多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使用的另一把斯特拉迪瓦里, 又添了一百多万美元, 以不到4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把神奇的乐器. 2003年, JOSHUA BELL 购买此琴之后录制的第一张专辑《ROMANCE OF THE VIOLIN》上市,至今销量500万张,并曾经54周列古典音乐唱片销售排行榜榜首。顺便说一下,本人博客播放器里的所有小提琴独奏都来自这张唱片。我还有好几张BELL其他的唱片,可惜无法找到链连和大家共享。
 
马友友也有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的大提琴,名字叫DAVIDOFF. 这把琴的前任主人是已故法国女大提琴家杜普蕾。马友友说:“我真的相信这把琴是有灵魂的,而且也具有想象力。”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买了三张明信片作纪念,坐在大教堂的对面喝我的下午茶。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又有风。正是我最喜欢的天气。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喝过茶,决定向那个欧洲最高的钟塔进军。这是刚刚爬了一层之后看到的大教堂的局部。 112.7米,好多的台阶呀,那些大理石台阶都被人走得凹陷下去了。好在塔内部墙上有音箱,正在放着巴洛克风格的弦乐合奏,轻松愉悦的旋律,让攀登的过程不至于太单调。登塔的人实在太多了,好几次在狭窄的楼梯上形成“交通堵塞”,好在大家都很耐心也很有秩序,自觉商量分批轮流上下。这样的天气,在这样一个地方,所有人心情都很好,就算平时脾气差点的也变得风趣而耐心,即使需要在狭小的空间里等待,也到处一片谈笑风生。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好容易到了一百一十多米的高度,阳光变得更明朗,风变得很强劲。从一百多米的高空俯瞰这座小城,另有一种不同的魅力。红屋顶外,伦巴第亚的原野上已经泛出青绿,而北方的远处,还可以看到银链般起伏连绵的雪山。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提琴永远是CREMONA的主题,连纪念品也都是提琴的形象。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在在克雷蒙纳,一切都应该是有旋律的吧,你看这酒店的橱窗里也摆上了我不知名的乐器。
 
琴声带我去克雷蒙纳
在走回汽车的路上,我看到一个女孩趴在一家门前的橱窗上用手机拍照,走进一看,又是一家制琴作坊。于是我也趴在那里拍照,而另外几个路人大概看到我们的形象觉得好奇,也走了过来。结果更多人趴在那橱窗上:)
 
离开克雷蒙纳的时候,我的汽车里BELL正好在用他的斯特拉迪瓦里演奏蒙特威尔第的一首曲子。忽然想起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巴洛克作曲家,请不要跟威尔第弄混淆)也是克雷蒙纳生人,于是我就在这特别克雷蒙纳的琴声里离开了这座城市, CIAO,CREMONA,谢谢你在无数的日子里给我带来的心灵的慰籍和美妙的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城梦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