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镇旧事

(2006-11-10 00:26:39)
边镇旧事
 
 
我下面要说的是真事, 那天我妈和我表弟---她的家族到了我这一代的唯一的男性传人讲解家谱的时候顺口说起来的. 那事没有被详细的记入家谱, 我想再过十几二十年, 就是他们家族中也不会有人记得了. 而不知道为什么, 我总是不能忘记它.

故事的主人翁是我妈家的前辈, 好像是我外公的堂兄, 而且我外公打小被过继到他家的. 姑且就叫"堂外公"吧. 我妈的故乡是崇左, 靠近越南, 一个真正的边镇. 但是在上个世纪的早期, 因为有着和越南那边的法国人的贸易, 所以这地方还是有些繁华的.

家谱上记载堂外公死得很早. 我妈说之所以死这么早是因为他早早自杀了. 原因是被他的父亲逼婚. 堂外公的父亲替他看好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知书达理, 温柔孝顺的那种. 但是堂外公到外面上过西式的学堂, 初中毕业, 脑子里有了些新思想, 并且有了一个他喜欢的女人, 估计是女同学之类.

堂外公斗不过他爹, 在结婚前夕跳到塘里自杀了. 自由恋爱因着这生命的结束自然也就结束了.

令我最震惊的是那个被许配给了堂外公的大户小姐. 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叫她堂外婆, 因为她都没有过门, 没有成为堂外公的妻子. 但是她却为此守寡一辈子, 并且住到堂外公家里来以一个寡妇的身份侍奉公婆. 家里没了主要劳动力, 日渐败落, 她跟着做布鞋, 做豆腐, 含辛茹苦一辈子, 至死.

我一直在想这两个人的一生. 我的堂外公是太软弱了. 一个大男人, 何至于以死相拼呢. 亏他还受过新式教育, 离家出走不行么? 那个年代初中毕业也是个小知识分子呢, 到哪里不能找一口饭吃? 可见骨子里还是有太多旧思想, 父命难为, 又不能背叛自己的心(或许还有诺言), 只好一了百了.

而那个自愿以堂外公遗孀的身份选择一辈子的孤独, 空洞和贫困的女人呢, 我真不知该怎么说她好. 什么样的一辈子啊, 她和堂外公之间不仅没有夫妻之实, 甚至连夫妻之名也没有. 堂外公短暂的一生里最大的恐惧便是要与她相守,这种恐惧甚至能让堂外公忘记对这世界上其他事物的眷恋. 她却为着这个把死亡都看得比她更亲的男人, 熬过无数寂寥的长夜和劳作的白天. 我真的不能想象, 难道在她漫长的一生里, 从来都没有听过"爱"这个字? 从来都没有过对爱的渴望? 都说她"知书达理", 我想都是那些"书""理"害了她. 倘若她是个普通农人的女儿, 田间地头里长大的自然的女儿, 或许她根本不会有任何羁绊, 早就过另一种人生了.

鲁迅说礼教是吃人的, 一点不假, 至少上面两个人都被吃掉了. 可是回头想想, 倘若堂外公没有受新学影响呢, 那他心安理得地娶了父亲安排的女人, 一辈子都被一个谦卑温存的妻子侍奉着, 难道不也是幸福么! 再想想现如今, 人人都自由恋爱了, 谁又能保证自由恋爱带来的婚姻就能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呢? 这么想来, 我都不知道堂外公是被礼教害了, 还是被自由恋爱害了.

至于故事里的另一个女人, 堂外公爱过的那个, 没人知道她的下落. 我不知道她的心是在爱人死后也死了, 还是另外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爱情. 我希望是后者. 在一个故事里毁掉三个人的一生, 这样的故事太过凄惨.

听得出来, 母亲在讲故事的时候很有些同情那个自愿做了寡妇的女人. 她说:"她那样的有钱人家的女儿呢, 跟着吃了一辈子的苦." 表弟很是调侃地回了一句:"那她有没有牌坊? 要不咱们给她立一个贞洁牌坊?" 说这话的时候, 他笑眯眯地搂着他乖巧的老婆.

牌坊是没有的, 甚至在我妈他们那本泛黄的家谱里都没有写入她的名字. 就算写了又怎样, 我听过表弟开玩笑威胁我妈等老太太们:"你们要对我好一点哦, 不然我让你们黎家断了香火. ” ---------呵呵,这世界和当年真是太太太太不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