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夏天回桂林, 和朋友们说起要去龙脊, 大家都说不是时候.
我知道的, 龙脊最美的季节是春天插秧之前, 层层梯田蓄满了水,
象一条条水银的长链; 我也知道, 秋天收割前的龙脊也很美,
梯田里的稻子熟了, 叠成一座座金山. "夏天没什么可看的. "
他们都这么说.
但我还是去了, "没什么可看的"龙脊的夏天,
还是成了我记忆里最美的旅行之一.
我记得我们住的那个壮族的寨子座落在半山上,
几十幢依山而建的吊脚楼, 抬头望是层层梯田, 低头看还是层层梯田.
我们住的那家的壮家的门口堆满了黄灿灿的玉米.
据说是吃玉米为主食长大的母亲不由自主就了过去,
未经主人家许可就动手剥起了玉米皮.
那个正午的阳光平静地洒在寨子高高低低的屋顶和狭窄石板路上,
洒在隔壁吊脚楼门前熟睡的黄狗和棚屋顶密密匝匝的瓜叶上,
洒在那些饱满丰硕的玉米棒子和母亲晒红的脸上. 母亲开始和我聊天,
从玉米讲到她南国的老家, 讲到祖辈那些神秘而忧伤的故事.
那些遥远离奇的故事对我来说近乎传说, 但我分明感到那个山寨的午后,
有某种气息让母亲和她遥远的家乡以及逝去的先人走得很近.
我还记得那个宁静得午后忽然下了一场暴雨, 铺天盖地的.
密集的雨点在屋顶路面竹林间水田上敲出轻重不一的声响,
宛如一曲气象宏大的大合奏. 我才忽然意识到,
那样粗犷而富于变化的雨声于我已经是久违. 在我居住过的那些城市,
高楼的平顶早已代替了灰瓦的斜顶,
顺着排水管进入下水道的雨水早就不能在檐下的地面肆意的演奏打击乐.
当然不会忘记的是那些梯田. 满山遍野, 仿佛无数绿色的长绸相叠,
从高处看下去时, 那梯田仿佛有一种流动的韵律,
而那些山寨高地错落的吊脚楼就静静地伫立在无边地绿色缎带之间,灰色地屋顶点缀在梯田组成地各种绿色曲线和圆弧之中,
有一种音乐的感觉. 而雨雾在山谷间聚散,不时让寨子出落成神仙地居所,
而梯田也成了云上的田.
最后记得的还有那个雨后的夜晚. 我拉着侄女在寨子口看星星.
星星很大, 很多, 也很近, 似乎伸手可及. 恍然间觉得很多星星在动,
定神一看是萤火虫. 那一夜有两个萤火虫整夜停留在我屋子的天花板上,
成了离我最近的星星.
前一篇:思乡曲(1):漓江. 兴坪
后一篇:利古里亚海岸悬崖下深藏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