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欧特克公司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媒体沟通会——通过欣赏《大战外星人》3D电影来认识到其要传媒娱乐领域的贡献,并能亲身体验其传媒娱乐解决方案为专业媒体创作人员提供尖端、高效的设计工具,帮助他们用最佳效果实现其完美创意,将脑海中孕育已久的梦幻景象转化为现实力作。
第一次与3D电影的接触是2008年BIRTV期间,索尼公司组织了一场3D电影的观影会,但很可惜,当时只是一个很短暂的3D电影片断,当时并没有很深的印象,而这次的观影会则让笔者从头至尾欣赏到了3D电影的魅力。
对于任何一种新兴的技术,笔者都是很关注的,但又苦于自己并不技术出身,所以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笔者只能是通过肉眼及切身体会来初步还原一下3D电影呈像的基本原理,如有不对之外,还请诸位达人多多批评、指正与交流。
在欣赏正常电影画面时,作为欣赏者,摘掉3D电影的眼镜前后看电影画面没有任何区别;但如果在出现立体画面的时候,你摘掉眼镜会发现,当前的画面会有些模糊,而且立体画面越立体其真实画面的影像越模糊,就会出现所谓的“重影”现象。
呵呵,这里就浅薄的认为,是不是3D电影的最为关键的两点就在于——1、重影的图像:重影越多、越大,所呈现出来的3D效果会更逼真、立体;2、特殊的3D电影眼镜。
说完了很关注的3D电影技术外,再聊一聊当天影片中“最潮的新新人类及火星人的交流语言”吧,在诸如“达人”、“我顶”、“拉风”等网络语言不时会出现在影片,甚至于连2009年央视春晚当中所出现的“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名称——“不差钱”也让人们意想不到。
当天,笔者所坐的2号厅的银幕有数个篮球场宽、近五层楼高,无论你身处任何一个角落,立体式的画面你都能够切身体验得到。看完这场3D电影,笔者这里想借用一下,梦工场的掌门人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所表述的那样,“未来的三维技术将会把观众、电影人物、他们所在的世界和整个故事紧紧联系起来。真正优秀的三维制作会大大强化故事效果,而不只是浮于‘讲述故事的方式’这一层面。当观众从电影院出来时,会觉得自己还在那个世界里,这是其他电影载体所无法达到的效果。立体电影终将被观众所熟知,那时,他们对二维电影会像我们现在对黑白电影一样感到索然无味。”
再说一说3D电影所不足的地方——何时不用戴上这种特殊的眼镜也能欣赏到3D电影呢?在当天的观影会,当你去厕所或者出影院的时候,会有三四名工作人员在“紧盯着”每位出场者,因为要从他们手中收回这种特殊的眼镜,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影院的人力成本的投入。这还仅仅是一场电影、一个放映厅,如果把眼光定位到全北京、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影院,不可想像这样一个似乎很简单的“人工收眼镜”工作会给这个产业带来什么的影响呢……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这种3D电影的出现会不会遏制住“久治不愈”、似乎已成“顽症”的盗版市场呢。毕竟,现有的盗版市场是以非常低廉的价位“长期拉拢住了一大批忠实的FANS”,看着那几位在放映厅门口很严肃的回收着特殊眼镜的工作人员的表情来判断,这个特殊眼镜的价位不菲。“盗版市场不可能在卖一个几块钱的DVD影片时,再送上一部3D眼镜吧!”
呵呵呵……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理?不过,“不怕万一,就怕万一”……万一真有这样的高人,那3D电影市场也将会“深受盗版之害”……
列位看客们,擦亮眼镜,蛰伏着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