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煮酒论英雄”看三国智慧 (五)
(2012-08-02 15:11:04)
标签:
三国刘备曹操煮酒论英雄争夺天下杂谈 |
分类: 杂谈 |
由“煮酒论英雄”看三国智慧
(五)刘备与曹操的竞争
的确,从刘皇叔后来的表现来看,他似乎成为了曹丞相的一大竞争对手,很有点阻碍曹丞相统一天下的嫌疑。但如果仔细分析,没有刘皇叔的竞争,曹操就能统一天下吗?只怕未必。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后来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得到佐证: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我们一句句的看: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什么意思?市场太大了,市场参与者太多了,一时间,谁都无法拿到垄断份额,更不要说一统天下了!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当初实力最强的袁氏兄弟,终究输在人心所向上。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不可与争锋”的原因不仅在于“拥百万之众”,更在于“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才是此时的曹操与当初的袁绍间,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人心所向的根源。否则人家“四世三公”,你曹操出身低下,群众如何会支持你?还不是因为你手里有汉献帝这张“牌”?除了这张“牌”外,你当初的地盘儿可比人家小多了! 也就是说,曹操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所挟之天子,且,不仅到了三顾茅庐的时候,甚至应该说,曹操致死,没有能力丢掉这张“王牌”。
就拿那个荀彧来说,堪称曹操的“顶梁柱”了。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献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说荀彧是曹操的张良,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司马懿就曾经说过:“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彧别传》)
而荀彧这样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忠于的究竟是你曹操,还是“大汉”呢?
曹操晚年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而后来却逐渐演变为废帝自立的前奏)。荀彧马上表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曹操已经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所谓加九锡,本就是试探,不想却是这样的结果。连他的最得力,也最亲信的荀彧都马上告诉他,你的本分是“匡朝宁国”,而不是改朝换代。可想而知,早在“煮酒”之时,曹操何来的垄断市场的实力?如果当时袁氏兄弟另立新君,也打起“匡朝宁国”的旗号,而不是鬼迷心窍一心想自立的话,用四世三公所立之君PK逆贼董卓所立、出身低下的曹操为实际控制人的汉献帝,曹丞相手中的这张“王牌”立刻就会贬值,到时只怕胜负之数,就说不定了。更何况,不仅袁氏兄弟,象孙策、张绣、张鲁、韩遂这样的地方势力,还有刘表、刘璋这样的汉室宗亲,如果一人立一个新君,都在那里“匡朝宁国”,只怕“国”就永无宁日了,后汉也就不是三国,而是春秋战国了。你曹操的竞争力,还能剩下几何呢?
而诸葛亮正是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曹丞相尽管很强势,但暂时还没有能力,拿到绝对垄断的市场份额,这,就是机会。那么以奸雄著称的曹丞相,又何尝会看不到这一点呢?所以,既然确定无法获得全部的市场份额,甚至无法拿到大部分份额,那么把自己暂时拿不到的市场份额,究竟分散到什么人手中,对自己最有利,就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了。
董卓、袁术之流的愚蠢,便在于他们认为“黄巾”一过,天下大乱,汉室势微,他们便可以胡作非为了,最终必然落得个可耻、可悲的下场。曹操与董卓、袁术那样的蠢货所不同的,便是时机不成熟,绝不蛮干;而他与袁绍所不同的是,不蛮干,不等于什么都不干。既然没能力立个皇帝,就抢个皇帝过来;而尽管皇帝人人可立,立个献帝皇叔出来,却是曹丞相的专利,别人想学也学不来的,于是,刘皇叔,出场了。
曹操不遗余力地扶植了一个竞争对手,但看一下刘备拿下的那些地盘儿,哪块儿是曹操的?相反,这些曹丞相鞭长莫及的市场份额如果不是被刘备所得,而是被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拿了,那还有出身低下的曹丞相什么事儿呢?留给被诸葛亮称之为“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的孙权吗?那样一旦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双方势均力敌,曹丞相就真的只能寄希望于“养子当如孙仲谋”了。于是,如果此时有人跳出来,从自己的竞争对手手中,抢去部分市场份额,曹丞相,当然是很乐于支持他一下的。因而,可以看出,在暂时谁都没有能力统一天下的情况下,“三分天下”不仅是刘备,同时也是曹操比较理想的一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