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羊家门口的杜鹃花
小时候,我一直把父亲母亲分成两类人,父亲是爱我的,母亲是不爱我的。那时我是个胆小而内向孩子,几乎不怎么敢走出家门。每个周末,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带我出去跟小朋友一起踢沙包。来往行人惊讶地看着我们,有人笑说,这个大人……
但我是自豪的。那个年代,大人们都在忙生活忙糊口,几乎没有谁家的大人肯花时间跟孩子一起玩。而我的父亲,他爱我,所以跟别家的大人不同。
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斥责父亲,说他不做正经事。我曾经因此非常记恨。
成年后,开始明白其实母亲也是爱我的。只是她以为真正的亲密不需要形式化的东西。
然而我不得不说,直到现在,即便我已经明白了母爱,即便我不再记恨她,依然对她的感情远远淡于父亲。每当看到父亲,我便想起那些个夏日的黄昏,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带着一个胆怯的女孩走出家门,女孩因为有了父亲的爱护而变得勇敢和开朗。
那样一种近乎虔诚的爱的仪式成了我人生记忆中最明亮的一页。
无数中国人如我母亲那样,习惯把爱默默埋在心底,只求无怨无悔地对别人好。然而她不知道,仪式性的东西是不可或缺的。它在此是一种表达,在彼则可成为一种信仰。任何宗教都讲仪式,因为教义的创始人坚信,周而复始的仪式能够让人坚强,并且感受到爱与力量。
不同的人有不同爱的仪式,它可以简单到一句话,一个手势。却必须是不断重复的、有时间规律的。或许这世界上,爱与爱之间根本没有不同。之所以有些长久、有些短暂,有些轻浅,有些深刻,只在于表达爱的方式不同。爱,如果你不表达是没人会知道的,而最好表达爱的方法就是选择适合自己和对方的爱的仪式。它像一只准时的、滴答做响的钟表,在庸常平淡的清晨或黄昏敲醒每一个忙碌的人们,提醒他们:看,你的家人多爱你!
带着爱上路的人是勇敢者,没有爱上路的人是苦行僧。美好生活从来都是智慧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件与爱有关的小事,只要坚持,都是完美的仪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