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生命

标签:
365文化 |
分类: 杂志内容 |
- 撰文:布赖恩 ·克里斯蒂 Bryan Christy
- 摄影:罗伯特 ·克拉克 Robert Clark
- 翻译:陈昊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埃克利非洲哺乳动物展厅中,20世纪早期作品《警报》展示了一群处于戒备状态的非洲象,其中一头雄象正伸长象鼻品尝空气里的味道。有一头象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战利品。COMPOSITE
IMAGE
制作精良的标本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可能永远也不会在野外见到的生物——没有动物园围栏的遮挡,并且还原成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状态。
http://image.nationalgeographic.com.cn/2015/0921/20150921061355867.jpg
19世纪时,标本制作的艺术水准得到提高,这从英国博物学家约翰·汉考克制作的隼标本(前页)和戴罗勒展馆中如诺亚方舟般的动物标本群可以看出。戴罗勒是巴黎的一家展馆兼科研机构,建于1831年。
Great North Museum: Hancock, Newcast leupon Tyne,
England (overleaf)
19世纪时,标本制作的艺术水准得到提高,这从英国博物学家约翰·汉考克制作的隼标本(前页)和戴罗勒展馆中如诺亚方舟般的动物标本群可以看出。戴罗勒是巴黎的一家展馆兼科研机构,建于1831年。
美国密苏里州圣查尔斯宏大的会议中心里,
一匹斑马把一头母狮抛至五米高空,一头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大白鲨正在追逐一只海豹幼崽,我从它们旁边侧身走过。动物世界最强大的掠食者们——狮、虎、豹、狼等,列于展道中,另外还有一头非洲水牛、一只印度黑羚和一条响尾蛇。来到世界动物标本大赛的访客们首先会经过一只长颈鹿,它的脖子和头部做成喝水的姿态。这只长颈鹿没有躯干,脖子内部是一个微缩景观,景观里三只小小的长颈鹿正悠闲地啃嚼小树上的枝叶。然而,并不是每件标本都称得上艺术品。
但随着标本制作工艺的发展,它给野生动物保护提出了一个悖论:热衷于猎杀动物的那些人,有时也是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者。
一个名叫西奥多·罗斯福的动物标本制作专业学生,后来成长为一名狂热的大型野生动物猎人。他还与人合作成立了一家动物保护协会,为今天美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石。多年来,我致力于国际野生动物犯罪调查,用文章、纪录片和书等媒介对人类残杀野生动物的暴行进行披露,然而最初引导我走上这条道路的,却是我童年时代对标本制作的热爱。
19世纪开始,猎人们会把他们猎得的战利品送到工匠那里填充制作成标本,从那时起,标本制作开始在动物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制作精良的标本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可能永远也不会在野外见到的生物——没有动物园围栏的遮挡,并且还原成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状态。“这其中别有一番原始的滋味。”
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标本制作师蒂莫西·博瓦德称。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在撰写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罪行相关报道多年后,我来到这次全球一流标本制作师聚集的盛会,以期有个暂时喘息的机会——然而却在现场听到一个女人对着温迪·克里斯坦森大喊:“这是违法的!”
这名怒不可遏的观众指着一件西非低地大猩猩的标本,而标本制作师克里斯坦森正整理这个大型灵长动物手指上的毛发。“我去过卢旺达,”那女人嚷道,“我知道大猩猩是保护动物!”
动物标本制作大师的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感情,同时起到教育作用。E.A.汉金斯手捧一只西非低地大猩猩幼崽,这只小猩猩在加州一家动物园内由于自然原因死亡,之后汉金斯将其制成标本。
克里斯坦森是位气势逼人的女性,满头金发十分扎眼,头发梳向脑后,倒是跟她手下的大猩猩有点相似。面对向她发起控诉的观众,她平静地解释道,三十年来,大猩猩参孙一直是密尔沃基县动物园的明星。那名访客于是表达了歉意,而克里斯坦森接下来的话让她目瞪口呆:这件标本,这个讲述参孙生平故事的载体,并没有用到真大猩猩的一丝毛发。
19世纪晚期,职业猎手对野生动物大开杀戒,以供应皮草、餐饮、制帽等行业。出于盈利和竞技的目的,美国人杀死数百万头美洲野牛,仿佛物种灭绝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到了19世纪末,美洲野牛只剩下几百头。
旅鸽曾经是美国数量最多的鸟类。1878年,为餐饮业供货的猎人们突降至密歇根州皮托斯基郊外,几个星期内杀死大约10亿只旅鸽。1914年,美国最后一只旅鸽死去(后由史密森学会标本师制成标本)。
泰迪·罗斯福(罗斯福总统昵称)既是博物学家又是狩猎爱好者,1887年末,他召集了二十多个与自己具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共同成立了“布恩与克罗克特俱乐部”,其宗旨包含着两个互不可分的目的:推进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同时保证他们享有充足的可猎捕动物资源。俱乐部创建了纽约动物学会,该学会后来演变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我12岁开始学习动物标本制作,与世界动物标本大赛上的许多选手以及该赛事负责人拉里·布洛姆奎斯特一样,我是从西北标本剥制学校走上这条道路的,这所函授学校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课程。(第一课:阅读全书。第二课:找一只普通鸽子。第三课:获取工具——解剖刀、刮骨刀、挖脑勺)
学员们不久都了解到,现代动物标本剥制术之父是卡尔·埃克利,这位纽约出生的博物学家与探险家一手将剥制术从一门臭气熏天的行当(把动物皮剥下、把骨头用水煮、用铁丝把骨架穿起,然后往皮囊里塞碎布和稻草)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
他用黏土和制型纸把动物的身体塑成自然的造型,以前所未有的解剖学精确度还原标本的肌肉和血管,然后再重新覆上皮肤。之后,他再把栩栩如生的作品摆放到景观当中,设计这些景观为的是真实还原栖息地,细致到连动物发现地点的每一片树叶都要按原样重塑。
埃克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处理动物尸体的技巧,他还发明了一种看待死去动物的故事性框架,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天。“标本剥制术的关键在于讲述整个故事。”前来参赛的22岁新手剥制师乔丹·哈克尔说。关键并不在于把一头鹿填充起来制成标本,而在于讲述这头鹿的故事。是发生在冬天吗?那最好有一头毛发长度适宜的雄鹿。它处于发情期吗?旁边有没有雌鹿?那最好把鼻孔做成张大的样子。在动物永久静立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埃克利的影响,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如今仍在各家博物馆展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埃克利非洲哺乳动物展厅中央,矗立着他的作品《警报》,是由八头大象标本组成的景观。百年之后的今天,这些大象依然生机勃勃,因而许多人把这件作品视为世界上最精美的动物标本典范。
而该展厅里的另外一件作品,对于埃克利来说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那是一头山地大猩猩的标本,这头猩猩是由他的小组于1921年从当时的比属刚果猎杀所得。那次旅程改变了埃克利的人生。他后来说道,看着地上雄性大猩猩银色的背毛,“得努力说服自己这是为了科学事业,才能不感觉自己像个凶手。”
从非洲回来之后,埃克利说服当时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为山地大猩猩建立一个保护区。1925年建立的阿尔贝国家公园是非洲第一座国家公园,现在名为维龙加国家公园。因他在这一事业上做出的努力,埃克利被公认为大猩猩保护之父。
以埃克利看来,标本剥制是一项有价值的科学事业,是用来保护濒危生物的一种方法。在1912年8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中,他撰文讲述了自己为制作《警报》而猎捕大象的过程,在文章中,他表达了对物种灭绝的担忧。埃克利为自己捕到的最好的一头雄象象牙每根只有大约45公斤重而哀叹,他提到象牙重90公斤的大象并非罕见,他希望找到一头这样的大象,为后代留下样本,他在文章中预言道,不久以后“剩下的大象都会因象牙而遭杀戮”。
今天,连象牙重量达到45公斤的大象都已经十分罕见。
http://image.nationalgeographic.com.cn/2015/0921/20150921061419744.jpg
http://image.nationalgeographic.com.cn/2015/0921/20150921061433121.jpg
http://image.nationalgeographic.com.cn/2015/0921/20150921061433121.jpg
标本常常把动物塑造成自然的姿态,比如加拿大博物学家肯·沃克剥制并存放在客房里的雪豹(上),以及英国艺术家埃米莉·迈耶制作的猎狐犬伯蒂的标本(下)。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magazine/2015/09/833.html
前一篇:安化:时间陈化的滋味
后一篇:重返《诗经》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