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浙江

(2014-05-28 11:01:26)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志内容

撰文:陈文锦

  浙江的山林氤氲灵秀,浙江的江河清澈铿然。称浙江为钟灵毓秀之地,实非溢美之词。这里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早在一万年以前的上山文化就已经出现了栽培稻的稻谷实物,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充分显示了浙江先民从衣食住行至艺术崇拜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夏商周三代,浙江受制于海洋环境,默默无闻;秦与西汉,由于当政者的打压,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而一旦自然和社会条件允许,浙江人就会以他们特有的务实进取的开拓精神,创造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奇迹。

  早在东汉时期,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就已经在浙江正式问世,它奠定了中国瓷器王国的地位,开启了此后越窑、龙泉窑独步宇内长达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成为风靡世界各地的“雪拉同”崇拜的发源地。从东汉马臻整治鉴湖始,魏晋南北朝时期,运河、坝堰、海塘等一大批水利设施解决了旱涝频仍的困扰。唐代晚期,圩田这种内田外河、参差错落的耕作系统解决了水稻栽培自流灌溉的难题;还逐步形成了高地栽桑养蚕、低洼处挖塘养鱼、稻田种稻自然循环的农耕模式。苏轼曾经说:“两浙之富,国用所恃,岁漕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他财赋供馈不可悉数。”要知道当时全国漕粮总数只有600万石,两浙占了四分之一,成了名符其实的国家主粮仓。

  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今杭州),更使浙江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虽然南宋一朝被封建正统史学讥为“积贫积弱”,实际上却是中国中世纪历史的一个巅峰。除农业、手工业大规模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些象征社会进步的新的因素:如土地私有观念得到强化,“不抑兼并”的政策鼓励了土地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所有权的转移;首都临安及一些区域性大城市得到空前繁荣,原有的里坊制被满街的商业店铺取代,出现了各种特色街区,城市居民成分由以帝子王孙、达官贵人为主转变为从王公贵族到僧侣乞丐各色人等皆可长住之地,而这些居民就是新兴的市民阶层;文化上,雕版印刷业的发达、各种游乐性“瓦子”的兴盛、南戏的出现都反应了文化、艺术、娱乐已经走入民间,不再是朝廷和世族的专利品……这些新因素所体现出来的大器与开放,甚至让日本学者惊呼:南宋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虽然南宋一朝只有短短150年历史,但它留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遗产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浙江人前行的轨迹。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5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23

人文浙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