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逐利北极圈

(2013-06-20 12:23:45)

撰文/摄影:Justin Jin 金峰

 

逐利北极圈
距离俄罗斯首府莫斯科东北部1750公里之外的瑙斯基苔原通道上,一位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公司的工

人正在暴风雪中奋力前行。通常情况下,这些工人的整个冬天都得在这片又冷又偏僻的荒野之地度

过,只有春季才能返回文明世界。

逐利北极圈
以驯鹿为生的涅涅茨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在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活了。1930年代,苏联政府曾强迫

这些游牧部族加入集体农庄,定居在公寓楼里。但仍有些涅涅茨人坚持留在极地苔原,继续以驯鹿

为生。近些年他们除了将鹿肉卖给附近城市的香肠厂,还把鹿茸远销中国,据说鹿茸有所谓壮阳的

功效。

逐利北极圈
冷冰冰的“二战”纪念物高耸于灯火辉煌的摩尔曼斯克城上方,形成奇异的对比。冷战期间,摩尔曼

斯克作为军事重地与边境线对面的芬兰和挪威对峙。今天,它是北极地区最大的海港城市、重要工

业基地和航运枢纽。

 

欣赏本专辑更多精彩图片>>


  一个集装箱矗立在俄罗斯北部茫茫无垠的极地冰雪之中,里面幽暗得令人压抑,几个俄罗斯工程师正在等待北极风暴的过去。安东烘烤着俄式薄煎饼,安德烈又在看同一部恐怖电影,阿列克谢试图把一个空罐子改制成放牙膏的小桶……即使猎犬丽莎也不愿靠近寒风呼啸的门口,而蜷缩在最里面的角落里。风暴已经肆虐数日,仿佛过不去了似的。
  这一地区西至芬兰,东邻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绵延7000余公里,环境极其严酷,决不适宜人类居住,莫斯科当局称之为“绝不舒适区”。但近年来发现了蕴藏在永久冻土层下数十亿吨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足以吸引各路勇士驻留于此了。安东和同事们受雇于同一家地质勘探公司,是大规模开发之前的先遣队。他们每年冬天都得在这片偏僻的冻原上忙活好几个月,勘探、钻孔、实验、分析,只为寻找深藏于冻土层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确切地点。据该公司目前在七个勘探区的调查结果,预计未来公司年营业额能达到约3600万美元。难怪“绝不舒适区”也变得炙手可热,各国为此争论不休,皆想分一杯羹。
  可是,几百年前,俄罗斯北极地区只是驯鹿部族涅涅茨人的故乡。1930年代,苏联政府曾试图强迫这些游牧部族加入集体农庄,定居在公寓楼里,面对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仍有些涅涅茨人选择留在苔原生活,继续以驯鹿为生,他们把鹿肉卖给城市里的香肠加工厂,至今仍冒着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住在帐篷里。
  有一次,当我们驾着雪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逆风行驶了三四个小时到达一片涅涅茨人的驻地时,早已冻得七荤八素了。主人热情地迎接我们,奉上一盘看起来鲜艳多汁的“浆果酱”。不过当被告知那是新鲜的生鹿脑时,我确实有点难受。但味道确实不错。接下来的几天,食物也几乎都是生的,好在极地的酷寒使得细菌根本无从繁殖。当听说我是中国人时,他们非常兴奋——近些年来,因为中国市场对有所谓壮阳功效的鹿角需求日增,这些涅涅茨人得以新添了一门生意。但国家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新计划让他们的生活方式再次受到冲击。巨大的输油管道、柏油公路和门控钻塔阻挡了季节交替的游牧路线,妨碍鹿群寻找新的草场。
  几十年前,这里也是囚犯的流放地。如位于北极圈以北160公里的沃尔库塔,就曾经是臭名昭著的“奴隶城市”。斯大林执政时期,先后将大批异己者赶到这里开采煤矿。斯大林死后,集中营的大门被打开,煤矿成为国有企业,许多前囚犯选择留下,成为煤矿工人,继续开采煤矿。苏联政府为那些在矿山工作的人盖造房屋,建设社区,并用高工资吸引新人,该地区一度蓬勃发展,1970年代成为重要的煤矿城市之一。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失去了对该地区的兴趣,不再扶持北极圈内的城市和乡镇,更勿论基础设施的建设,任由人们在极端条件下自生自灭。当权者也不在意自然环境的发展,工业对曾为原始土地的地区带来破坏,严重的污染极大毁损了自然景色,伤害了当地居民。在一个叫尼科尔的小镇,镍矿排放的二氧化硫导致酸雨,使得矿山周围几公里内的植被消亡殆尽,一幅垂死的异象。随着矿厂倒闭,贫困和酗酒成为北极地区整整一代人的标记。许多人逃走,南下寻找未来。那些留下来的人经常不工作,迅速变老,年纪轻轻就死去。
  了解更多,请点击进入华夏地理官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