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志内容 |
撰文/摄影:布莱恩·斯凯利 Brian Skerry
翻译:王丽蕊
布莱恩· 斯凯利是一位专注于海洋生物和水下环境的摄影记者,从1998
年起正式成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为杂志拍摄了大量海洋题材的图片。
斯凯利凭借他独特的视角穿梭于世界各地,为我们带来异彩纷呈的海洋故事。每一年,他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时常刚刚完成在热带珊瑚礁的拍摄,就潜入冰冷刺骨的极地海洋;有时在渔船上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有时还要借助雪上汽车、小独木舟和软式汽艇。过去30年,他在水下工作的时间累计超过1万小时。
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期间,斯凯利拍摄了一系列题材广泛的作品,从格陵兰海豹的艰难处境到严峻的全球渔业危机。他所关注的内容还包括世间仅存的珊瑚处女地、处于濒危状况的露脊鲸、巴哈马的鲨鱼、海洋自然保护区、海龟和乌贼。他为《国家地理》拍摄的专题故事已经超过20篇。另外,斯凯利还时常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国家记者俱乐部和伦敦皇家地理学会等机构举办摄影及环保讲座。
如今,斯凯利拍摄海洋及海底生物已经有三十余年,仍矢志不渝地为世人呈上精彩绝伦的海洋故事,并借此引发我们对海洋的关注:“海洋遇到了麻烦。我想有许多人还不了解海洋正面临着多么严重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拍摄方式,更好地展现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环境的关注。摄影是一种有力的工具,我相信它终将带来改变。”
你是从何时起开始关注海洋并从事水下摄影的?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对大海无比热爱。15岁时我就开始水肺潜水,17岁时开始在水下拍摄照片。
在你的作品中,即便是最简单的画面也有冷暖色调的对比,在水下你是怎么做到的,海底有照明光源吗?
在水下拍摄照片时,我至少会使用两台广角闪光灯协助照明。海洋就像一台巨大的过滤器,当你潜入海底,潜得越深,就越难分辨色彩。为了看清拍摄对象的颜色与细节,摄影师必须要携带闪光灯。最为关键的是,使用闪光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照片呈现出太过明显的人工照明痕迹。
如今热爱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水下摄影爱好者,你在自身准备和技术方面有何建议?
水下摄影师首先必须是经过考核的持证潜水员,他要接受过相应的技术训练,能够保证自身在水下的安全。而作为一名摄影师,则必须具备基本的摄影技能,懂得如何才能拍出精彩的照片,然后将这些技巧在水下加以运用。
你怎么看待你所拍摄的题材?
我热爱一切海洋生物。无论是拍摄体型庞大的鲸鱼,还是拍摄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都能让我兴奋不已。对我而言,我所做的一切就是用图片告诉大家我们栖居的这个星球是多么美妙和精彩,并通过有趣的故事激发人们去关爱地球。
你有没有长期关注的海洋生物?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对鲨鱼情有独钟。在我的眼中,它们体现着优雅与力量的完美融合,我无论怎么拍也拍不厌。
你对如今的海洋环境怎么看?
海洋正面临着大麻烦。过度捕捞、废弃塑料和气候变暖等因素都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发展。我希望能够借助摄影引起大家对海洋环境的关注,从而为保护海洋资源出一份力。
你有很多水下摄影的工作照,你通常会带摄影助理下水吗?
我工作时通常会有一名助理,但我的助理并不是每次都和我一起下水。这主要取决于拍摄地点的生态环境和我要拍摄的题材。
你有非常难忘的水下摄影经历吗?
我在水下与那些可爱的生物度过了许多美妙的时光。要说最难忘的,大概要数我在新西兰亚南极地区拍摄南露脊鲸的经历。这些鲸鱼以前从没见过人类,它们对我十分好奇。我拍下了一张照片,图中我的摄影助理正站在海床上,旁边有一条体长15米的鲸鱼,它在我们身边足足转悠了两个小时。这样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你在水下拍摄的许多图片都充满了幽默感,除去偶然因素,你认为摄影师想拍到好的照片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我认为摄影师一定要非常非常有耐心,因为精彩的瞬间总是转瞬即逝。另外,拍摄之前摄影师也应该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拍摄对象,在此基础之上,如果拍摄时有预料之外的惊喜发生,要懂得随机应变,抓住机会。
目前有许多中国摄影师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不惜千里迢迢远赴非洲等地,其中不少人抱着猎奇的心态,你对这些摄影师有怎样的建议?
对于摄影发烧友,我建议他们先多下些功夫,学习如何拍摄出优秀的照片、如何运用光线、如何构图,以及怎样让相机的功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当真正懂得怎样拍照后,我相信他们将在摄影中收获更多乐趣。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3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