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夏地理
华夏地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3,358
  • 关注人气:9,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唐地下美术馆 古墓秘藏之盛唐绘画

(2012-04-10 16:01: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志内容
撰文:李星明 
供图: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唐地下美术馆 <wbr>古墓秘藏之盛唐绘画
永泰公主墓的这幅宫女群像图,描述了某个夏夜一场即将开始的豪奢宴会,盛妆的宫女正持杯捧盘前去迎奉主人。画中女子秀丽而丰满、华贵而艳媚,是当时朝野喜好的风尚。

大唐地下美术馆 <wbr>古墓秘藏之盛唐绘画
这幅树下赏花图,生动再现了贵族仕女的悠闲生活场景。该墓规格较低,壁画应出自民间画工之手,但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很有特色,画面趋于写实,线条信手勾勒不加修饰,有较大随意性,但技法娴熟,有较高艺术水准。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陕西关中地区,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唐代壁画墓,其年代跨越了唐代初、盛、中、晚各个时期。关中是唐代的京畿地区,发掘出土的壁画墓基本上都是皇室、贵戚、王公、大臣和高官的墓葬,而且大多有确切纪年,因此,能够准确反映中国唐代的绘画水平。
  唐代绘画作品传世至今者几稀,而且真伪多有争议,我们如今能够接触到的唐代绘画实物资料,除敦煌壁画以外,关中唐墓壁画也是重要的一宗。唐墓壁画主要出自皇室贵族墓葬,画家理应为当世高手,绘制水平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和永泰公主等墓葬与李思训、李昭道、吴道子等唐代名家同属一个时代,正是可以印证盛唐前后和五代山水画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唐代墓葬壁画属贵族文化,是唐代主流文化的一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断代标尺系统,准确地反映了唐代长安绘画主流风格和审美情趣的演变。这些墓葬壁画的出土,改变了以往的唐代绘画研究过分依赖文献的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美术史。
  唐墓壁画的描绘对象涉及人物、建筑、畜兽、花鸟、山水等多种内容,其中人物形象数量最多,在壁画墓中居主导地位,是画工们最为用心绘制的部分,能够反映唐代人物画的审美情趣、风格特征和服饰风尚在各个时期的嬗变。从绘画风格演进的情况来看,唐代墓室壁画大致可以分为高祖至高宗(618-683)、武则天至睿宗(684-712)、玄宗(712-756)、肃宗至唐末(756-907)四个发展阶段。
  左右隋代初唐长安人物画状况的首先是南朝张僧繇的疏体画,其次是北齐画风,再就是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画,还有西域画风。这一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画家都集中在京城,不同画风在长安相互碰撞竞争,相互融合,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最重要的画家如阎立本则兼取南北画风之长,代表着初唐人物画的成就。但是,今天我们除了能看到传为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宋代摹本之外,对初唐活动于长安的画家只能从文字上获得抽象而模糊的认识。墓室壁画为认识初唐绘画提供了机会。

(本篇全部图片文字版权归《华夏地理》杂志社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