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志内容 |
撰文:冯永锋 李飞
摄影:肖诗白
审阅:范晓
这是海南省南渡江的上游,热带雨林给河流提供了新鲜水源,虽然河水不深,但淡水鱼种类却非常丰富。在禁渔区的庇护下,这里的鱼像是登上了“诺亚方舟”,在自由地游动。

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河里统计淡水鱼的种类。经过保护区以及周边社区的努力,保护鱼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理解与认可。

南渡江上水坝的修建阻碍了鱼类的洄游与繁殖,这也是造成部分鱼类灭绝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过度捕捞。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河流,我们会发现,河流比人类,更渴望有鱼自由地生长。一条见不到水的鱼是条死鱼。而一条见不到鱼的河流,离死亡也已经不远。海南省的南渡江上游,那一截短小的“禁渔区”,真的能像“诺亚方舟”那样,给濒临灭绝的鱼类带来重新复苏的希望吗?
禁渔区,让我们有回到古代的感觉
刘磊笑眯眯地坐在饭桌上,喝了一口蜂蜜酒,嘬了几个田螺。村民符金海边频频劝他喝蜂蜜酒,边和他讲起了“禁渔区”成立后的发展脉络。
天上浓云密布,屋外暴雨已至,他们谁也没有在乎窗外的天气,还有时间。这是南渡江的最上游,热带雨林中一个叫道银村的地方。全村只有11户人家。村里养着蜜蜂,村民用蜂蜜泡酒,相信喝了之后可以养胃。
南渡江是海南最大的淡水河。很多人从那首歌中知道海南有条河叫“万泉河”,但是研究河流的人可能还知道海南另有一条昌化江。对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人来说,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似乎都和他们有些关系。因为,这个保护区是这些江河的源头的一部分,保护区在海南省的中南部,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五县市,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
真正考察过江河的人不多,所以,中国很多江河并不知道源出何处——就像我们面对一条鱼,却往往不知道这条鱼叫什么名字一样。我去查阅所有与南渡江有关的资料,发现描述这条河所用的语句,多半含混不清。
但刘磊相信自己知道南渡江的源头就是流过道银村的那条河。他从2007年以来,经常在这个村里做“社区共管”的保护项目。刘磊现在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副站长,他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就在保护区工作,主要职责是与两百多名巡护员一起,与当地村庄和社区一起,共同寻找保护鹦哥岭的有效之路。
(本篇全部图片文字版权归《华夏地理》杂志社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
欲知更多故事,请登录华夏地理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