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听!”我迷茫地抬起头,天刚刚亮,整个梵净山还笼罩在阴郁的晨雾之中,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一夜都没有停。睡袋潮乎乎地裹着我的身体,整个帐篷都被沉重的湿气所占领。在我们的睡袋旁边,所有器材和设备与干燥剂一起打包,被层层包裹起来。四月份还不是梵净山最潮湿的季节,然而雨雾已经不容分说地占据了帐篷内外所有的时间。在半睡半醒的恍惚之间我幻想在帐篷的角落已经长满鲜美的菌类,正好可以补充我们快要弹尽粮绝的给养。“听,猴子!”摄影师奚志农压低声音说,一下子整个帐篷里的人全都从睡袋里抬起头,困意全消。
没有人说话,黔金丝猴的叫声透过迷蒙的晨雾,从远远的地方飘过来。那是一种悠扬而圆润的叫声,仿佛圆号在中音时候的呜咽。仔细辨认,叫声中间还夹杂着小猴子的嘻闹声,大猴子对小猴子施以警告的呵斥,以及群体移动时折断树枝的咔嚓声。我和当地向导老季交换了一下目光,这是一大群黔金丝猴。只有在这产仔期,为了保护脆弱的母猴和幼崽,珍稀的黔金丝猴才会由平时的几个小群体聚集成几百只的大群,集体取食、迁移、休息——这种有利于种群繁衍的群体习性,该是猴群社会行为进化的结果。
此时,奚志农已经拎着400毫米的长焦镜头走入雨雾之中。几步之后,全身裹着丛林迷彩的他就与灌木和树丛融合在了一起。我也赶紧收拾东西,向着猴子发出声响的丛林走去。
天气冷得可怕,虽然已是4月时分,山里却被前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雾凇打乱了回暖的节奏,现在树枝上还挂着冰晶。杜鹃树刚刚结出满树的花苞,就被持续几天的风雪全部打落到地上。这样的天气也直接影响了猴群的活动,以及山里面其他鸟、兽和昆虫的节律。自然的物候就是这样,雨水、温度、风雪、土壤都综合起来,对万物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却需要时间来慢慢观察。我没时间心疼冻落的满地杜鹃花蕾,把自己蜷缩在树林中一个搭建在青冈树上的小平台上,抱着500毫米镜头,瑟瑟发抖,等待着黔金丝猴的出现。
没有人说话,黔金丝猴的叫声透过迷蒙的晨雾,从远远的地方飘过来。那是一种悠扬而圆润的叫声,仿佛圆号在中音时候的呜咽。仔细辨认,叫声中间还夹杂着小猴子的嘻闹声,大猴子对小猴子施以警告的呵斥,以及群体移动时折断树枝的咔嚓声。我和当地向导老季交换了一下目光,这是一大群黔金丝猴。只有在这产仔期,为了保护脆弱的母猴和幼崽,珍稀的黔金丝猴才会由平时的几个小群体聚集成几百只的大群,集体取食、迁移、休息——这种有利于种群繁衍的群体习性,该是猴群社会行为进化的结果。
此时,奚志农已经拎着400毫米的长焦镜头走入雨雾之中。几步之后,全身裹着丛林迷彩的他就与灌木和树丛融合在了一起。我也赶紧收拾东西,向着猴子发出声响的丛林走去。
天气冷得可怕,虽然已是4月时分,山里却被前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雾凇打乱了回暖的节奏,现在树枝上还挂着冰晶。杜鹃树刚刚结出满树的花苞,就被持续几天的风雪全部打落到地上。这样的天气也直接影响了猴群的活动,以及山里面其他鸟、兽和昆虫的节律。自然的物候就是这样,雨水、温度、风雪、土壤都综合起来,对万物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却需要时间来慢慢观察。我没时间心疼冻落的满地杜鹃花蕾,把自己蜷缩在树林中一个搭建在青冈树上的小平台上,抱着500毫米镜头,瑟瑟发抖,等待着黔金丝猴的出现。
黔金丝猴是一种温和羞怯的动物,如果人贸然靠近,整个群体往往会迅速远离。而如果保持足够耐心在它们前进的道路上静静等待,往往能得到和它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所以我们面对黔金丝猴,大多采取蹲守的方式。成功与否,取决于对黔金丝猴群体移动方向的判断。一方面靠经验,一方面更靠运气。今天,我把运气交给了这棵高大的青冈树。
…………
…………
(更多文字图片请浏览http://www.huaxia-ng.com/0612/fjs.html或阅读《华夏地理》2006年12月号)
文章引用自:http://www.huaxia-ng.com/0612/fjs.html
前一篇:市井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