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写过“一张颐和园后山老照片给我们的信息”可参看链接:一张颐和园后山老照片给我们的信息_颐和吴老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eyo6.html
前几天网友"simwongGG"微博上发了一张颐和园后山的老照片并@了我,当时就觉得老照片珍贵,信息量不少,老照片是清漪园(颐和园前身)赅春园、味闲斋的照片,这张照片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老照片据说是英国人托马斯.查尔德所拍,他在北京的时间是1870年至1889年,照片如果是他所拍摄,拍摄时间也应是其在北京这十九年期间。
从老照片看,当时清漪园赅春园、味闲斋都保存完好,不过现在只剩赅春园宫门其余均是基址了。
老照片分析:
1、四大部洲已经被烧毁,说明照片是1860年之后所拍。
2、老照片的机位应该在桃花沟北侧的澄碧亭位置,现在澄碧亭也仅剩基址。
3、照片可清晰看到赅春园和味闲斋保存完好,可见赅春园的围墙、宫门、蕴真赏惬大殿、清可轩书斋、留云阁等,竹篽被赅春园宫门所遮挡。味闲斋可见大殿屋顶。另赅春园和味闲斋之间的钟亭也清晰可见。
4、云会寺内的香海真源大殿北侧被抹灰的砖墙围挡起来,其西南侧的配殿也还在(现在已无)。
5、用托马斯查尔德的赅春园老照片和甘博1920年左右所拍的颐和园后山老照片相比较,得知1870年到1920年半个世纪中清可轩书斋和蕴真赏惬等都存在,只是更为破败,云会寺内的西侧亭子已经倒塌了。
老照片分析结论:可知赅春园和味闲斋等并非被英法联军烧毁,1900年也没有被八国联军烧毁,那么赅春园和味闲斋的毁坏和最后消失应该是民国期间的事情了。
老照片留给我们的思考:一是从老照片看赅春园不仅保存完好,甚至可以说很新,你看赅春园的围墙、清可轩的屋顶等,如果和其左上方的云会寺建筑相比似乎刚修过一样,难道慈禧修建颐和园时赅春园和味闲斋等也都修了?二是当年清漪园被毁后疏于管理,后山更是顾及不上,所以为了保护香海真源大殿内乾隆时期的毗卢遮那铜佛才把大殿的门砌砖封闭起来?
一家之言,在此抛砖引玉!
这就是清漪园赅春园老照片(拍于1870年---1889年)
赅春园、味闲斋平面示意图
赅春园、味闲斋复原图
甘博拍于1920年左右,与上面老照片比更显残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