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2016-06-24 10:40:12)
标签:

万佛堂孔水洞

乌林答天锡

金世宗女婿乌林答天锡

孔水洞乌林答天锡题刻

曹河西完颜奴疙疸

分类: 碑刻、摩崖造像
        孔水洞位于北京房山区河北镇,孔水洞之上是万佛堂(大历禅寺),现存无梁殿一座(内有后移放到殿内的唐代造像)、花塔和密檐塔各一座,这方面的介绍很多,在此不再赘述。现在主要说说孔水洞里面的摩崖石刻。

       洞内摩崖主要两部分,一是造像,有两龛;一是文字刻石,分为四部分(应该还有其它处)。造像有学者研究确定一龛为隋代、一龛为唐代晚期(笔者认为两龛应为同期所刻,这里存疑),现重点说一下文字刻石。 

       文字刻石很早就曾有人写过,但是经过笔者的考察分析,过去他人所写的文章均不准确甚至错误,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摩崖石刻文字的内容,在不完整甚至错误的基础上去研究只有缘木求鱼了。

        一、刻石基本信息。 
       上面说了,摩崖刻石分为四部分:一是经文和偈语;二是经文偈语的题跋;三是奉旨视察题记;四是佛造像出资人功德留记。 
       刻石中一和二均是隋代大业十年(公元614年,距今1402年)刻,经文和偈语是佛诞日的四月八日所刻,题跋是二月二十三日斋日所刻。三是金大定庚子年(1180年)中元日所刻。第四功德主留记应与造像同期。 
       功德主留记、经文偈语文字大小一公分左右,题跋和金大定年刻石大约两公分左右,文字保存基本完好可辨,只有经文左下侧缺失,再有就是隋代经文款识部分被金代刻字覆盖了一部分,这造成重要信息的缺失。 
       四处文字刻石有三处位于石造像的下方,刻字的石头平面右边窄左边宽,窄处大约一尺有余,宽处不到两尺。隋代经文偈语从右到左竖刻,镌刻文字有120多列,最窄处一列15字,最宽28字,总计2700余字。隋代题跋位于经文偈语左上角一处长宽二十公分左右的石头上,金代刻石位于经文偈语的左下角。另一处功德主留记刻石在两龛佛造像之间。
       隋代的经文偈语在镌刻前均对石面进行过加工,题跋在镌刻前也对石头的平面进行过加工,只是金代刻石是直接在隋代的经文偈语文字上进行了镌刻。 

       二、刻石的主要内容。 
       1、隋代经文和偈语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大般涅槃经》偈语;第二部分是《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偈语;第三部分是《胜䰋经》偈语;最后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第廿四》(全部经文和偈语附后)。 
       2、隋代题跋内容。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语出自《大般涅槃经》第十四卷)。十方诸佛,皆因此偈,得灭重生,若能诵持,至□□养,最为第一,□□三课,□难生死,永无业□。大隋大业十年二月二十三日(二十三日是佛教十斋日之一)。 
       3、金代题记内容。被旨诣,山陵祀事毕迴逪,大房古刹全施篕,佛殿应用钉线音(?),大定庚子中元日,吏部尚书、驸马都尉乌林答天锡题,婿曹河西完颜奴疙疸侍行。 
       4、功德主留记内容。良乡……(文字缺失,下同)守此仙……仨□□寺尼智贞空义……僧惠□……□光寺严法禅林□法光善藏楤得德守惠。 

       三、刻石的重要历史信息。 
       经文偈语尤其偈语内容和现今资料有不同,不知是否为不同时期翻译版本出现的差距。 
       1、金代的虽然每列字数相同,只是为了镌刻好看,所以并非是题诗,只是一次奉旨出行的记事。 
       2、金代题记人是“乌林答天锡”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女婿,金世宗的女儿“唐国公主”前夫“徒单思忠”病世,后其再嫁“乌林答天锡”。 
       3、题记中“乌林答天锡”曾做过吏部尚书,这是《金史》里没有记载的。 
       4、“乌林答天锡”的这次出行有其婿随行。 
       5、“乌林答天锡”和“唐国公主”没有孩子,至少题记时没有孩子,所以不可能有自己的女婿,所以题记中的“婿曹河西完颜奴疙疸侍行”的“婿”应与其是叔侄女婿的关系,因为“乌林答天锡”在家中排行是老三。
       6、其侄女婿名字应为“完颜奴”,“曹河西”应是地名或者官职,而“疙瘩”应为“完颜奴”排行最小的昵称,至今东北还沿用此称呼做最小儿子的称呼。 
       7、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乌林答天锡”这次出行是“被旨诣”的,也就是奉旨出行。奉旨其做什么呢?题记里说了“山陵祀事毕”,也就是说奉旨去大房山金陵祭祀,具体日子是“中元日”,也就是阴历七月十五,这天是民间称之“鬼节”,也是祭祀先祖的日子。另外也可看出祭祀金陵的场面还是很大的,“大房古刹全施篕,佛殿应用钉线音(?)”记载的就是祭祀时的场面。“施蓋”就是铺席子,“钉线音”但是祭祀时的奏乐吧。 
      
       四、留下的疑问。 
      “乌林答天锡”一行金陵祭祀完毕后“迴逪”到孔水洞是否也是“被旨诣”而来呢?祭祀金陵的事情为何要刻在孔水洞内呢,难道金陵就没有刻字的地方了吗?再有题跋和经文偈语是什么关系,两个刻石相差仅两个月,题跋倒是在先。还是等知者解惑吧!

      独家之言,见仁见智,还请探讨。


清代画家笔下的孔水洞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孔水洞,前些年去时还未封堵,现在安装了铁门进不去了。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洞内窟龛佛造像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左侧造像,说是隋代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说是唐代晚期造像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两边的护法?脚下踩着的应是鹿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佛经和偈语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经文和偈语落款年代:大业十年四月八日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经文和偈语题跋,年款:大隋大业十年二月二十三日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金大定二十年,金世祖女婿“乌林答天锡”留下的刻石
房山孔水洞隋代和金代刻石初探


附:经文和偈语石刻全文,红字笔者注释。

大般涅槃经偈

 汝虽生人道    已超第六天  我及一切众    今故稽首请

 人中最胜尊    今当入涅槃  汝应愍我等    唯愿速请佛

 久住于世间  利益无量众  演说智所赞  无上甘露法

 汝若不请佛  我命将不全  是故应见为  稽请调御师 

    尔时纯陀欢喜踊跃。譬如有人父母卒丧忽然还活。纯陀欢喜亦复如是。复起礼佛而说偈言

 快哉获己利  善得于人身  蠲除贪恚等  永离三恶道

 快哉获己利  遇得金宝聚  值遇调御师  不惧堕畜生

 佛如优昙花  值遇生信难  遇已种善根  永灭饿鬼苦

 亦复能损减  阿修罗种类  芥子投针锋  佛出难于是

 我以具足檀  度人天生死  佛不染世法  如莲花处水

 善断水顶种  永度生死流  生世为人难  值佛世亦难

 犹如大海中  盲龟遇浮孔  我今所奉食  愿得无上报

 一切烦恼结  摧破无坚固  我今于此处  不求天人身

 设使得之者  心亦不甘乐  如来受我供  欢喜无有量

 犹如伊兰花  出于栴檀香  我身如伊兰  如来受我供

 如出栴檀香  是故我欢喜  我今得现报  最胜上妙处

 释梵诸天等  悉来供养我  一切诸世间  悉生大苦恼

 以知佛世尊  今欲入涅槃  高声唱是言  世间无调御

 不应舍众生  应视如一子  如来在僧中  演说无上法

 如须弥宝山  安处于大海  佛智能善断  我等无明闇

 犹如虚空中  云起得清凉  如来能善除  一切诸烦恼

 犹如日出时  除云光普照  是诸众生等  恋慕增悲恸

 悉皆为生死  苦水之所漂  以是故世尊  应长众生信

 为断生死苦  久住于世间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偈语 

我观如来真妙身   清净无垢如莲华

智慧方便虚空等  解脱无碍能开遮

神通自在无边际  等视一切无偏耶

我今稽首大慧明  愿入无相义空寂

唯愿为我方便说  令除疑惑得惺悟

一实难知真法性  必为现形使知处

哀愍我等诸迷子  普为大众广分别

敷演甚深真实义  震大法雷为我说

 

三界说众生   恒为五阴缚 辗转三有中 不得解脱乐

亿劫受新苦   由有五阴身 不睹真儒性 是名生死人

 

我观如来身   清净如虚空  辩才智无碍 见者无不敬  

方便无量力   能惠众生命  我众皆疑惑 愿为说究竟

 

《胜鬘经》偈语

我闻佛音声  世所未曾有   所言真实者 应当修供养

仰为佛世尊  普为世间出   亦应垂哀愍 必令我得见

即生此念时  佛于空中现   普放净光明 显示无比身

胜鬘及眷属  头面接足礼   咸以清净心 叹佛实功德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

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礼法王

我愿常值佛  常願得出家   常修净梵行 世世度众生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

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归依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第廿四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第卄四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坠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扭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具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予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今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业十年四月八日(佛诞日)慧日道场,僧道法□,□敕在此,□永行道,□……观世音经一部及余经偈上为皇图诸王.师父母□世光灵犹出西方六趣……张供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