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门外虎坊桥路口的东南侧过去曾是小买卖集中地地方,北侧挨着猪市西口(现为珠市西口),东侧接着正阳门大街,西侧接着虎坊路。这片地界南北走向的胡同东起是穷汉市(现为铺陈市胡同),向西依次是牛血(现为留学胡同)、板章、大宝吉巷(现为万明)、小宝吉巷(现为大川胡同)、阡儿胡同和腊竹信胡同(现为腊竹胡同,改为东西走向),一些胡同听名字就大概其知道是做什么买卖的了。
不过“阡儿胡同”现在很多人不清楚其名称来源了,其实“阡儿”说的是蜡阡儿,就是插蜡烛的烛台,当年这里就有锡拉铺(生产锡器店铺),锡器再早由于稀缺很是金贵,就连皇亲贵戚家里锡器多少都有规定,再后锡器就成了百姓家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具了。蜡阡儿由于和蜡烛配套使用,所以阡儿胡同西侧就有了生产蜡烛的铺子从而形成蜡烛信胡同,当然俩胡同谁在先那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
但是您现再来“阡儿胡同”再也看不到前店后厂的锡拉铺了,只有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看到当年“锡拉铺”的小门楼,门楼上有一牌匾,上写“源锡长”三字。笔者进院观察,小院为两进院落,都有东西配房,只是里面盖得面目全非,看不出曾经作坊的样子,不过看街面房挂檐板可知曾经是商铺。
门额“源锡长”为砖雕,字体刚进有力,什么体咱就不认识了,首款疑似:光绪丙午五月,尾款:王寿彭。钤印两方,一个看不清,一个是:癸卯状元。
王寿彭山东潍坊人士,清光绪二十七年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年仅二十七岁连捷进士第一名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入“进士馆”学习法政。光绪三十一年,被派往日本考察政治、教育和实业。在日本,他敌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回国后,著《考察录》,倡导改良教育和实业。宣统二年(1910)初,任湖北提学使于武昌创办两湖优级学校,并首创预览制度,后任为署理布政使兼任湖北巡抚。1925年张宗昌任命其为山东教育厅厅长,并创建了山东大学,其兼任第一任校长,据说季羡林曾经受到过他的提携,后到天津生活。
王寿彭是我国科举制度中的倒数第二位状元郎,最后一位是刘春霖,刘春霖之后取消了科举制度。王寿彭的状元有说是因为其书法好被考官推荐,有说是名字好被慈禧钦点,总之其书法应当是相当不错的,纵观现在字画市场上其山寨作品不少就知其书法地位了。王寿彭在山东就职时留下不少牌匾墨迹,山东大学就是他所题写,由于其在北京时间不长,所以“源锡长”三字匾额可能也是这位状元在留下的唯一牌匾了。
至于王寿彭为何为这家店铺题字、“源锡长”三字又是何意?笔者认为一是三字应该和锡器有关,再有这家开锡器铺的老板可能是山东临朐,山东临朐归属潍坊,这样老板和王寿彭是相隔不远的老乡。临朐有个井田村,其村老辈的辈分排字是“源、锡、长、东、光、明、.....”,可能店老板三代人在此经营,三个辈分排字正好是“源锡长”。王寿彭初来北京上任,人生地不熟来拜访老乡也不是没有可能,正好老乡也借着状元郎的名气和墨宝为自己的店铺曾辉,两全其美。
最后一段纯属个人推测,因为老住户已经无人知道这个小院的历史了。
1900年这一地区地图
1934年这一地区地图

现在的百度地图

这就是“源锡长”匾额,请教懂书法的这是什么体?

首款怀疑是:光绪丙午五月
尾款:王寿彭,下章:癸卯状元
1921年王寿彭在天津题写的商号匾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