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庶人不许起名字新证

(2015-05-19 09:34:01)
标签:

首钢石经山

石景山

东天门

元代庶人数字起名

二达子

分类: 碑刻、摩崖造像

      元代统一中国之初,统治者为了奴役百姓实行了严格的民族等级政策,当时统治者在全国按照民族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把人分为十级,即:官、吏、僧、道、医、工、猎、民、儒、丐。可以看出汉人、南人是最低等级民族,其中的“民”又是这里的“人下人”。

 

      清朝人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有记“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这里说的是元朝规定平民百姓不许起名字,只许用排行或者出生时父母岁数之和其名。如朱元璋原名就是朱重八,其父名朱五四。但是单用父母岁数之和起名的还没见过。

 

       前些日子去首钢里面的石景山(石经山),在东天门门洞内看到一处刻石,当时刻石内容不得解,回来仔细琢磨当是元代“父母年齿合计为名”的证据。

      刻石是六列十六字,第一列:六十九;第二列:二达子;第三列:永明;第四列:皂王保;第五列:永禄;最后一列:七十五。这一组数字加文字的组合确实令人莫名其妙,但是结合元代的“父母年齿合计为名”的规定就好说了。

 

      这组刻字是父母为儿子(二达子)许愿而留下的。两头的数字当是“二达子”的父母名字,按理“七十五”应是父亲名字,“六十九”当是母亲的名字,也就是说“二达子”父母“七十五”、“六十九”出生时其父母岁数之和正是“七十五”和“六十九”。还可以判断出:“二达子”当是应该有了一定的职位,所以父母来此求皂王保佑其子“二达子”为官要“永明、永禄”。第三,刻石应该是元末所刻,因元末对待汉族庶人高压政策缓解,汉人也可谋得一官半职。第四,石景山上寺庙历史悠久,元代更是凿洞修观,至今“本来洞”上方石壁上保留有多处元代石匠刻石,所以东天门最晚也应是元代建筑。最后可知东天门上的庙宇应是灶王庙。

 

        一家之言,还望方家指正。

 

 

东天门

元代庶人不许起名字新证

 

 

年代久远,石额文字早已消失
元代庶人不许起名字新证

元代庶人不许起名字新证

元代庶人不许起名字新证

 

 

这就是门洞内的刻石
元代庶人不许起名字新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