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生前的光绪五年(1879年)就将自己与东太后慈安的陵寝建造完毕,慈安死后慈禧大权独揽,对自己早就不满意的生圹开始大修,此事当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所谓大修实为重建,尤其对隆恩殿和东西配殿进行了落架重建,木料全部用的是名贵的黄花梨木,彩画处不施地仗,直接用最好的“库金箔”贴近,由于“库金箔”泛红,所以游人们看到的殿内贴近彩画承现偏红颜色。隆恩殿月台四周栏杆也极尽其奢华施以雕刻,丹陛石也重新更新。慈禧陵寝的这次“大修”历经十三年,直到慈禧去世(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历11月15日)的前四天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1908年11月11日)才正式完工。
这次陵寝大修的奢华体现为现在所说的“三绝”,即木绝、金绝和石绝。
“木绝”:是说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黄花梨木制成。这种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材现在已濒临绝种,其价值称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椁也是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金绝”:据《清史》记载,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之多,殿内外彩绘2400多条金龙全部是贴金,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盘龙,墙壁上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也全都筛扫黄金。金碧辉煌隆恩殿和东西配殿虽经盗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见“金绝”之豪华。
“石绝”:是指慈禧陵寝的石料一律采用上好的汉白玉,石雕图案更是绝中之绝。隆恩殿的汉白玉石栏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飞“凤”、后追“龙”图案。76根望柱柱头全部雕刻着翔凤,凤的下面是雕在柱身里、外侧的两条龙,形成独一无二的“一凤压两龙”造型,寓意着慈禧生前的无上权力。而殿前的凤龙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
说“石绝”又不能不说慈禧地宫,虽然慈禧地宫相对乾隆地宫的石雕饰相差甚远,但在地宫石门和上券上的雕刻也有其不同之处:地宫进门处的石门屋顶仿造的木结构,其屋顶蹲兽雕刻了“骑鸡仙人”,这大概也是孤例。还有在石门拱券上雕刻了“三龙两凤”的图案,三龙当指咸丰、同治和光绪三位皇上?两凤一指慈禧本人,另一难道是指光绪的生母叶赫那
. 婉贞也就是慈禧的胞妹?
疑问:从照片中笔者看到隆恩殿内天花板之上竟然有部分彩画保留,按说黄花梨木不需作地仗直接贴近,但是彩画就应该作地仗了。还有天花之内外人看不到的,没必要施以彩画,所以笔者判断,施以彩画的木头为慈禧重修隆恩殿前留下的木料,说明重修前隆恩殿也就是一般的和玺彩画,而非全部贴金,并且不一定是黄花梨木材,这也为我们留下了慈禧隆恩殿大修之前彩画的式样。
慈禧陵寝的隆恩殿和方城明楼

隆恩殿

曾经在隆恩殿里展出的慈禧装扮观音的蜡像


隆恩殿木绝、金绝之展现





仅存的五块半正龙天花

这就是天花内的彩画

这是西配殿内的贴近彩画






隆恩殿前御道石

隆恩殿月台周边栏杆的栏板、望柱上精美雕刻





这是慈禧小碑楼“水盘”(地垘)上的雕刻,可见蜥蜴口吐祥云

“水盘”四周水漩中的“鱼鳖虾蟹”(忘了拍蟹了),这要比一般水盘上的鱼鳖虾蟹精美多了,一般很少有口吐祥云的



慈禧陵寝明楼前石五供

方城名楼内朱砂碑:孝钦显皇后之陵

落款为:光绪尊亲之宝。朋友提示,此图是慈安碑楼落款,慈禧碑落款应是:宣统尊亲之宝。

慈禧陵寝的宝顶

地宫石门

石门歇山屋顶上的吞脊兽和蹲兽,可见“骑鸡仙人”

石门内的雕刻:三龙两凤。另金属门梁应是含铜材料的,门簪上雕刻的都是龙和凤

具有辟邪意义的石门铺首

金券内慈禧棺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