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由于自幼受笃信佛教的的母亲影响,一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乾隆在建造自己的陵寝时也将其佛教情缘充分的体现在了自己陵寝的地宫之内的雕刻上,可以说,在庞大的地宫内除了地表之外,石门、立面、拱券顶等等几乎无处不雕、绝不留空白,使其地宫俨然像一座地下佛国。
地宫为石结构,由一条墓道、四扇石门、三个堂券所组成,平面呈“主”字形。空间无梁柱,顶部为拱券式。进深五十四米,落空面积三百七十二平方米。各扇石门,由一块高三米,宽一点五米,厚十九厘米的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四扇石门两面分别雕刻八尊菩萨立像有。
第一道门洞券两侧,墙壁上面雕刻着四大天王,即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怀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塔臂缠水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手持华伞右手握银鼠的北方多闻天王。
穿堂券两侧刻有“五欲供”,五座器座之上各升莲花一组,分别托着明镜、琵琶、余香、水果、天衣等物,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司系统,分别觉察到色、声、香、味、触五种欲望。
金券(放置棺椁的石室)的顶部刻有三朵硕大的莲花,二十四片花瓣围绕着梵文经咒和佛像组成花心。佛花的四周簇拥着珊瑚、火珠等吉祥图案。东西墙平水之上雕刻着有“五方佛”“二十四佛”。明堂券和金券的东西两墙上部雕刻“佛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盘肠、白盖、金鱼、宝瓶、莲花)和佛造像。
除此之外,地宫内还刻有大量经文咒语,据记载,内刻藏文二万九千四百方十四个,刻梵文(古印度文)六百四十七个。这些经咒布满地宫各个角落,其间穿插雕以法轮、火珠、宝杵、莲花等吉祥图案。
整个地宫雕刻由和硕和亲王弘书和多罗慎郡王允禧监制,仅雕刻就耗银一万两,四、五十人花了三年时间才雕刻完毕。
在金券内十二米宽限的艾叶青石的棺床之上,中间有一眼直径十五厘米,深四十厘米的“金井”,乾隆皇帝的棺椁就安放在金井之上,左边是他的两个皇后的棺椁,右边是他的三个皇贵妃的棺椁。两个皇后一个孝贤皇后,另一个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三个皇贵妃是: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和淑嘉皇贵妃。
第一道石门



第一道门内侧

第二道门

两侧狮子宝瓶莲花


第二道门内侧

第三道门

石门上的菩萨(在玻璃罩内)


金券内的倒地石门

第一道门内两侧的四大天王




拱券上雕刻

券顶的五方佛

明券两侧浮雕



明券券顶石雕:二十四佛



宝瓶莲花承托的“五欲供”


拱券上的双塔


金券

金券西侧佛八宝造像


金券券顶的莲花三世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