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原来有一日晷,为赤道式日晷,也是颐和园里唯一的日晷。以前收集的颐和园(清漪园)老照片中日晷位于乐寿堂门前的西侧铜鹤前面,所以一直认为那里就是日晷始在地。前几天看了《老照片天天看》博主“若虹”的一篇博文,发现了一张更早一些的老照片,日晷却在“水木自亲”(乐寿堂南侧的殿宇,五开间,前为码头,穿过水木自亲殿就进入乐寿堂院内)码头的“水月灯杆”下。博主介绍说是排云殿码头,我开始也认为是,但是经过朋友提醒,再仔细辨认,最终确认是“水木自亲”码头。
那么可以初步确定日晷原在乐寿堂南侧“水木自亲”码头,后不知何因移到了乐寿堂门口。但是再看三十年代乐寿堂的老照片,日晷已经消失了,至此日晷去往何处不得而知。
最近经过对日晷老照片的仔细观察,再和从前在颐和园某院内拍的石座和晷盘相比较,确定此日晷还在,只是晷盘损坏,日晷下的石座缺失。老照片看日晷晷盘下的石座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上部承托晷盘的是一大碗状外雕花纹的石构件,中间是一瓶状雕满吉祥纹饰的构件,再下又一束腰石座。目前只看到中间的瓶状石座和残缺的晷盘。从雕刻的吉祥纹饰来看应是光绪朝的物件,吉祥纹饰也是慈禧最喜欢的。
老照片展示老物件,顺瓜藤摸出瓜所在。
先看看“若虹”发的老照片,满清妇女和戴着遮阳帽的男士,右侧是日晷,左侧是码头,乍一看确实以为是排云殿码头,右侧是云辉玉宇牌楼的柱子,前方远处还可见玉泉山。但是再看看细节,满族妇女左侧的栏杆望柱是八根,而排云殿码头的望柱是六根,只有“水木自亲”码头是八根,这个细节确定了照片的具体地点。再看看日晷和石座,然后和后面照片相比较,因该是同一个。

排云殿码头的望柱是六个

水木自亲码头的才是八个

下面老照片中的日晷移到了乐寿堂前








三十年代日晷就已经不见了

这是现在乐寿堂的照片

现在的晷盘已经残破,晷针也已弯曲

剩下的中段石座,但是也很精美


鹿鹤同春

百鸟朝凤

天马行空

世相太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