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天津蓟县马伸桥镇中学在翻修校舍的时候,发现了一块乾隆皇帝的御笔诗碑,其上即刻有“吟清籁”五言律诗一首,后此碑被扔在了蓟县独乐寺残碑苑内。此碑原在蓟州城东桃花寺行宫内,此行宫建于乾隆九年,是乾隆去东陵祭祖的必经之地,现在寺院重建,就在于桥水库北岸桃花寺村的东北山坡上。
当年不知从何处收集了众多的乾隆临摹大家石碑,现也镶嵌在了独乐寺的院内,可参看笔者过去的博文链接:乾隆御笔碑刻_颐和吴老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0ojuj.html
不过《钦定日下旧闻考》记录下了乾隆修建桃花寺经过。书中曰“原渔阳有桃花山,山顶有泉流绕山麓入泃河,泉上有桃花寺,自此十里沽河草桥诸水汇焉,《名胜志》原桃花山。去蓟州南二舍今城东别有桃花山、桃花寺,寺傍亦有泉绕山而下清浅可爱。
桃花寺乾隆九年奉勑重修,皇上御题八景:曰涌晴雪、曰小九叠、曰吟清籁、曰坐霄汉、曰云外赏、曰涤襟泉、曰点笔石、曰绣云壁。寺内恭悬御书额,曰清浄法界、又额曰云外香台。又关圣殿额曰忠贯人天……”。
可见当年桃花寺规模不小景致优美,乾隆命名了八景。2001年发现的石碑就是乾隆吟咏桃花寺八景之一的“吟清籁”诗句,推测桃花寺八景应该均有乾隆诗碑可惜只发现了一统。其诗句全文如下:
倚松架三楹,屏风抱其外。
山灵茯苓润,风古笙簧会。
偶来生白昼,为我吹解带。
是地可消夏,旦夕吟清籁。
乾隆御题
注:此诗一般记载均把“为我吹解带”讹传为“为我解衣带”,本意描写夏风之凉爽的,一讹传诗意皆无。
独乐寺山门,门口石狮子是和珅墓地华表上的

独乐寺山门,屋顶的鸱尾最为有名

号称是我国古建中最古老的鸱尾实物

观音阁,牌匾为李白所书

独乐寺牌匾传为严嵩所写

李白书写“观音之阁”,下有“太白”二字

乾隆御笔:普门香界
咸丰御笔:具足圆成

“残碑苑”石碑都如此倒地,真不敢想象其它石碑的待遇

残碑苑残碑

这就是乾隆九年御题“吟清籁”诗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