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2014-04-30 06:32:50)
标签:

颐和园碑石

乾隆临摹书法大家

宜芸馆

宜芸馆乾隆十方碑石

文化

分类: 颐和园里xx知多少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已经写了两篇,分别为“额题楹联篇”和“摩崖石刻篇”,可分别参看链接:

    1、颐和园刻石知多少(额题楹联篇}_颐和吴老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f1n3.html

    2、颐和园刻石知多少(摩崖石刻篇)_颐和吴老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f2ze.html

 

    关于“石碑碑石篇”从前写过“颐和园石碑知多少”的博文,所以这次只是续写碑石篇。关于“石碑篇”可参看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dxlg.html

 

    颐和园碑石曾经很多,如墨妙轩、耕织图等处均有,只可惜历史劫难中遗失,还有民国时期遗存的碑石,经过“文革”洗礼亦将其凿平或毁之。现在仅在宜芸馆的南墙内壁上镶嵌着十方碑石,是乾隆临摹历朝书法大家之作。乾隆的临摹有些是先于清漪园建造之前,建造清漪园之后其临摹被镌刻上石,被安放于万寿山(清朝通志语),具体何处有待考证。光绪朝修建颐和园时移置宜芸馆中。

 

 

1、乾隆戊辰年(1748年)临摹颜真卿《自书告身》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这是颜真卿原迹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2、乾隆十九年临米芾《蜀素帖》之“和林公岘山之作”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3、乾隆临摹米芾《德行帖》并书蔡襄《稼村诗帖》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乾隆临摹蔡襄《稼村诗帖》原迹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4、乾隆临摹王羲之《丘令帖》和《阔别帖》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5、乾隆临摹元“赵孟頫”书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乾隆临摹元“俞和”书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6、乾隆1746年临摹赵孟頫书李白《襄阳歌》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7、乾隆1746年在董其昌书法刻石后题写感言。此碑石上的董其昌书《游陆君策畸墅题》刻石怀疑不是乾隆临摹,从乾隆感言内容和款识可以判断。也可和董其昌原件相比较。

 

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碑中小字(董其昌和乾隆评价感言)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网上找到几张董其昌《有陆君策畸墅题》原件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8、乾隆临摹颜真卿《争座位帖》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颜真卿真迹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9、乾隆1747年小除夕于坤宁宫书赵孟頫书写张衡《归田赋》碑石。

   此刻石非乾隆临摹赵孟頫书法,而是灯下雅趣。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赵孟頫《归田赋》真迹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10、乾隆仿五位书法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董其昌之《九成宫》、《破邪论》、《枯树赋》、《借米帖》、《鹿脯帖》和《八关斋贴》碑石。

 

注:最后一首诗刻留款为“其昌(董其昌)仿颜鲁公《八关斋会帖》”,但是诗句内容实为唐代诗人高适所做《金城北楼》诗,这里出现的差错不知何故?

 

碑石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局部:仿欧阳询《九成宫》和虞世南《破邪论》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仿褚遂良《枯树赋》和颜真卿《借米帖》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仿颜真卿《鹿脯帖》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这就是高适的《金城北楼》诗,落款却为:其昌仿颜鲁公《八关斋会帖》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石碑碑石篇)

 

   《颐和园刻石知多少》总算告一段落,总计分为三篇,即《额题楹联篇》、《摩崖石刻篇》和《石碑碑石篇》,总共辑录刻石170余个(副),均是清代,多数为乾隆所题。

   当然也有近现代所刻,如溥杰的“西堤六桥”、现代书家的“延年井”等,还有根据乾隆诗句镌刻在长河入口处的两幅楹联等没有辑录在此,特在此注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