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丰台区的宛平城东有一座小土山,土山不高,相对高度也就十多米,直径有150米左右。小山名沙岗,不过现在都称之为“蚊子”山。
此山虽然不高大,但是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沙岗位于北平和宛平城之间,距离宛平城东门也只有五六百米的距离,所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时日本鬼子就是首先占领了这座沙岗,切断了驻守宛平城国军通向北平的道路。
“七七事变”后,鬼子在沙岗上立了一个木制纪念碑,上书““一文字山,支那事变发端之地”,之后改建为石质方尖碑式纪念碑,可知小山名称“一文字山”是鬼子所起,久而久之,当地人都称呼此山为“蚊子”山了。
具体“一文字山”的日语解释不少,但是笔者认为“一文字山”应该是指“刀”说的。首先鬼子武士道崇尚剑术,最初的木质纪念碑也有日本刀的样子;第二是否鬼子认为事变时首先占领了这座小山,如刀一样切断了宛平城与北平的联系由此命名“一文字山”呢?
“七七事变”后,鬼子陆续在宛平周边铁路和公路交通道路边建了很多碉堡,以保障物资运输和设岗警戒。目前保留的鬼子碉堡有三座,一在宛平城南侧不到300米的路边(就是京石高速公路边上),另外两个均在沙岗边上,一个在山南侧,一个在北侧。南侧碉堡可控制宛平城通往北平的公路,北侧控制着铁路线。三座碉堡均是水泥浇注,形制相同。平面是马蹄形状,在圆弧面开有抢孔,碉堡内枪孔下部原有架设机关枪的托架。目前碉堡有两座已经用铁栅栏保护了起来,看来丰台文委对鬼子遗存的罪证还是重视的。
“七七事变”鬼子在沙岗战壕里向西瞭望宛平城,右侧为宛平城东城门

事变后鬼子先立的木质纪念碑

后改为石质纪念碑

这是在沙岗山南侧的碉堡

前方居高临下对着公路


这是沙岗北侧的碉堡,紧挨着铁道

碉堡内部

抢眼正对着铁路,下方还有安装托架的铁环

这座是宛平城南侧、京石高速边的碉堡

谷歌地图示意图,可看出沙岗地位的重要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