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区的五里坨有座平地而起的小山,现为小青山公园。小山非常低矮,行走数十米便到山顶。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山半腰就有座小庙,现存山门殿、后殿,小庙为娘娘庙,据传殿内供奉的娘娘就是厕神紫姑。
相传紫姑是唐朝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山东莱阳人氏。自幼知书达礼,长大后嫁给了一个唱戏的。武则天时,寿阳刺史李景害死了何媚的丈夫,把何媚纳为侍妾。何媚年轻漂亮,李景的大老婆又妒又恨且为人刻毒,哪里肯容何媚。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夜里大老婆将何媚“阴杀于厕中”。何媚冤魂不散,李景如厕,忽闻啼哭声,何媚常隐隐出现,且有刀兵呵喝状,大著灵异。此事后来让武则天听到遂将何媚“敕为厕神”,从此民间的茅房有了可以供奉的神灵----紫姑。
在小山的上山入口处的岩石上有摩崖石刻,上面记载了信徒购置土地施舍给寺院僧人经过。由于石刻是明代末年所刻,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的五里坨这个地方曾经的地名(玉河县的九图三里)、村长的官称(里长,至今台湾还保留着里长)、“小青山”的原来名称(兴隆山)和寺庙建筑年代。
摩崖石刻全文:
发心弟子艾自友、儿男艾崇武置买到(使银四两)韩自达地一段,喜捨兴隆山僧人本祥作神路。
兴隆山舍地
崇祯五年(1632年)十一月
日立石
玉河九图三里里长 韩自达 韩自兴根马根(?)捨
从刻石可知信士艾自友早年发过愿,为了还愿带着儿子用四两银子从村长韩自达手里买了一段土地,然后很高兴的捐给了兴隆山寺院僧人作为寺院的神道,最后落有年款和村长、其它见证人等姓名。
有一点疑问:明代永乐年顺天府就已经取消了玉河县,石景山归为宛平县所辖(原来归玉河县),但是刻石是明代晚期的崇祯年间了,不知为何还称此地为玉河呢?
供销社后面就是兴隆山

娘娘庙山门殿





这就是上山山道边上的摩崖石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