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2013-11-22 08:44:40)
分类: 颐和园质疑、释疑

    曾经有网友问我颐和园佛香阁两侧的亭子是做什么的?也是的,在转轮藏与佛香阁之间、五方阁与佛香阁之间孤零零的立这么俩亭子做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对称好看?当然为了建筑景观添彩是一方面,其实这两个亭子是有着另一个主要用途的。

    佛香阁东西两侧的叠石之上矗立着亭子东曰敷华亭,西曰撷秀亭,两座亭子结构一致,均为四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四周有石栏围挡。亭子的里面的东、西侧金柱间有挡墙,墙上开一个什锦窗,两个挡墙之间有个很大的两层木制“钟楼”,亭子内北侧地面有狭长的洞口和外面叠石山洞相连,小时候这一带是开放的景区,从叠石下面山洞可以通往亭子的里面。

    经介绍大伙儿应该知道两座亭子的功能了吧?其实就是钟亭,报时用的。从亭子的结构设计可看出还是很讲求声音传播原理的:首先钟亭建在万寿山制高点上,背面有山体拢音,钟亭里面在大钟的两侧又有挡音墙,大钟报时时声音主要向南侧空旷之处散播。

   

    不过为何要用两座钟亭来报时呢?又如何保持两座大钟在报时的时候声音同步呢?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记载吧。清代档案记载乾隆十五年十二月五日(1751年1月2日) “孙祥画得万寿山大五更钟并刻钟纸样一张呈览,奉旨:交铸炉处照样准铸造更钟一件、刻钟一件”。根据档案记载可知,清漪园时期为万寿山造了两座钟,一为更钟、一为刻钟,刻钟报时用的,更钟报更用的,也就是说刻钟白天用,更钟晚上用,两钟各司其职作用不同,所以不会出现不同步的问题了。(注:古时将晚上的七点到凌晨的五点分为戌、亥、子、丑、寅五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为一更。孙祥,太监,康熙廿九年四月一日生,乾隆廿五年六月四日故,天津府青县人,官职为文林郎造办处钟表首领),通往亭子的山洞恐怕也是为了方便更夫上下而建吧?

   

   不过颐和园历史上经过了1860年、1900年和1966年的三次劫难,钟亭里的更钟、刻钟早已物是人非空留其名了。

 

 

佛香阁两侧单独的亭子就是钟亭敷华亭(东侧)和撷秀亭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敷华亭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撷秀亭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钟亭内的钟楼,只剩空壳了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毁坏前表针曾停留在了11点33分的地方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钟楼木雕还是精美的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颐和园敷华亭和撷秀亭的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