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南麓,关于其曾经的繁荣笔者以前写过“从一首诗刻看法海寺曾经的繁荣”的博文,可参阅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e7dt.html
笔者六年中12次前往法海寺寻古探幽,此次再次动笔原于今年的一月中旬左右法海寺一通顺治十七年的“四至碑”被贼人所毁,谨以此博文以示祭悼。
法海寺有顺治年石碑两通,均是顺治庚子年即顺治十七年(1660年)所立。一为顺治帝御笔“敬佛碑”,一为顺治帝谕旨“四至碑”。两石碑南北而立,相距十数米,“敬佛碑”在南,“四至碑”在北,被贼人毁坏的石碑就是“四至碑”(一说“奉旨示禁碑”)。
一、碑身内容。
碑阳:石碑的碑阳为满汉双文,可惜字迹漫漶,隐约可见,多不成句。可见年款“顺治十七年”,可见圣旨底款“钦此钦遵”(就按照朕的命令去执行吧)。碑文根据皇帝圣旨禁止周边百姓“满汉人等”在寺院“四至界址”内“牧放牛羊、作践山场、砍树割草、践踏田苗”等。
碑阴:碑阴是界定法海寺的四至范围的,勒石镌刻为的就是向人昭示:此地界范围乃皇帝敕赐在此“立字为证”。碑阴刻写“敕赐万安山法海寺四至界址:东至山门塔、南至龙泉岭、西至主山顶、北至香山岭。
二、碑额内容。
碑额阳面三龙围绕的额芯雕有篆字“敕赐法海禅寺”六字,阴面雕有篆书“永垂万古”四字(多错写成“万古流芳”四字)。
三、石碑雕刻。
石碑雕工精美实属精品。此石碑雕有龙纹36条,其中碑身阴阳两面各雕10条升龙、游龙,碑身两侧各雕升龙两条;碑座阴阳两面各雕两条(也称摩羯鱼);碑额阴阳两侧各雕行龙三条,两侧各雕降龙一条。碑座两侧各雕有天马一匹。
四、一些细节。
在碑阴的“四至”下面雕有小字“监造弟子超地、超妙”二人,可知此两位弟子是当时寺庙主持慧枢大和尚的徒弟,而且超地禅师圆寂后就葬在了法海寺,在其寿藏前雕有文字“大震超地禅师寿藏”八字。
注:此石碑被毁坏后古迹爱好者“打鹰洼”、“北京鬼见愁”等及时发现并微博报导,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现临时将石碑周边豁口用巨石遮挡,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古寺山门和在此看守了数百年的石狮

去年对山门进行了大修

古石碑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霜雪
一直矗立完好

哪承想贼人惦记古碑形单影只

只有从定格的历史中去欣赏他了


石碑侧面

精美的底座

碑座上的天马行空


碑首上深浮雕的龙云图

敕赐法海禅寺
永垂万古

碑阴四至


监造弟子超地、超妙

超地禅师的寿藏

碑身上仅有的满文

呜呼哀哉,毁于353年后今天

大石挡路,亡羊补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