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多年前的8月7日,北京火车站的列车即将启动,拉着一群年幼的孩子即将奔赴黑龙江,去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那时珍“宝岛事件”刚刚不久,中苏关系剑拔弩张,一群十六七岁孩子要去用自己幼小的生命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站台上站满了来送行的家长和亲属,都站在列车窗口拉着孩子的手在说着什么,我由于事前告诉过父母不用到车站去送行了,我知道父母已经两次在车站为我的三个哥哥远走他乡已经经受了很大的心灵摧残,他们也许不愿意再为最小的儿子离开身边而且不知道何时还能团聚再次承受生离死别的煎熬。所以我和家长不来送行的同学们在车厢里由于第一次走上社会的高兴、兴奋,在车厢内又玩又闹,又吃又跳,完全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还嘲笑着趴在车窗上哭哭啼啼女生们。
列车拉响了第一声汽笛,预示着列车将要启动,站台工作人员也开始劝说家长和子女拉在一起难以分开的手;第二声汽笛响过后,站台上开始了小声的哭泣声,窗口的同学们也在强忍着悲哀使劲向着父母亲属挥手;当第三声汽笛响起列车启动的那一刻,站台上、车厢里就像爆发的炸雷,突然哭声响彻天空,生离死别的悲哀再也压抑不住,家长、孩子都开始嚎啕大哭。
这时我顺着车窗向外望去,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挥着手,妈妈!真是我的妈妈!只有她一人站在送行的人群后面在向车窗寻找着什么。妈妈,我不是说过不让您来送吗!您不是也答应不来送我吗!您来干什么啊!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马上转过身再也不敢看车窗之外,生怕我会反悔,违背主席的号召留了下来。我知道母亲并没有看见我,但她知道我肯定在这列火车上,后来回家探亲时才知道,我出家门之后,母亲就坐公交车去了北京站,就是为了看上我最后一眼。“谁眼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虽然已经作古,但是当年母亲到车站送行我是终生难以忘怀。
这是当年下乡时的帆布箱子,跟了我四十多年,保存至今

44年前在黑龙江兵团的照片。前排左起:张宝明王来勇张建中吴小平
杨金生张永平中排左起:陈玉田 邵长利 刘春林 曹仁臣 孙立荣 后排:杨英锐


我们坐火车就在这站下的车,这是我连战友也是“发小”薛玉

当年我的连队如今变成一马平川,当年的宿舍、猪号、马号、酒房、地窨子、老乡居所全都消失了

唯一留下的就是这根电线杆子

我的战友回去为老连副“韩连长”扫墓


战友为老连长李道正墓碑描红祭扫


这是前年连里知青聚会时的合影

现在二龙山农场场史展览当年十五连知青名单。里面有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鹤岗、双鸭山等地的知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