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资料)清代皇帝的朝服也叫朝袍。它与龙袍的区别在于:一,龙袍无披领而朝袍有披领;二,龙袍为衣裳相连属的四开裙袍,而朝袍则为上衣下裳不相连属的裙式袍。
皇帝的朝服分为冬朝服和夏朝服二种。冬朝服是皇帝在秋冬季里朝、祭之时所穿的柿蒂形、圆领、马蹄袖披肩右衽、衣裳不相连属的下裳为裙式的礼袍。其色有明黄、蓝、红、月白四种。
其制有二:一是披领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为薰貂。纹饰为上衣两肩前后五爪金正龙各一条,衣前后并列有十二章。清代天子的礼服和吉服上用十二章作装饰已成不可或缺,“十二章”即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水藻、火、粉米、黼、黻。因相传“日、月、星辰”能“普照天下”;“山”取其仁,可仰也;“龙”取其能变化,能兴云作雨;“华虫”取其“文采昭著”;“宗彝”为宗庙尊者,表示“不忘祖先”;“藻”是有花纹的水草,取其“有文”;“火”取其“炎上”能取暖;“粉米”取其“养人”;“黼”用黑白二色成斧形,象征“权威”;“黻”用青黑二色绣成弓相背的形状,象征“见善背恶”。故用“十二章”来装饰天子之礼服吉服以象征天子“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临之内”。衣下为襞积(打折),襞积上为五爪金行龙六,其间饰以五色云。此朝服是皇帝在十一月初一至次年正月十五上元节期间朝祭之时所穿。二是披领及袖俱为石青色。袍边为片金加海龙皮缘。其纹为上衣两肩前后五爪金正龙各一,腰帷五爪金行龙五,衽五爪金正龙一。下有襞积,襞积前后五爪金团龙各九。裳五爪金正龙二,行龙四,披领五爪金行龙二,袖端五爪金正龙各一,并列有十二章在裳。其间饰以五彩云,袍下幅为八宝平水。此制冬朝服是皇帝在十一月初一前和次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后秋冬朝祭之时所穿。
从乾隆老年画像中可知其穿着的是“十一月初一前和次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后”的朝服。我的疑问就是在朝服下幅左侧有两个杯子状的图案,杯子上有一只叼着尾巴的猴子,并且不是对称的,右侧就没有。乾隆上下两代皇帝中没有属猴的,为何在画像中出现?画师是绝对不敢自己添加的,应该是乾隆帝的意思,但是为何呢?留下疑问等待知者释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