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颐和吴老
颐和吴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055
  • 关注人气:2,0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字的疑问

(2012-05-23 19:45:56)
标签:

古文字

永历帝殉国处

万寿山昆明湖

石碑

杂谈

分类: 杂谈
    一、云南昆明市区有一处称作“逼死坡”的地方,此处就是南明永历帝殉国之处,也就是吴三桂在此处逼死了永历帝朱由榔。直到民国元年(1911年)蔡锷以“云南三迤士民”名义在此立碑一是纪念。但是石碑上刻的“朙永历帝殉国处”的“朙”字有点让人费解。后经专家解读,才知其演变过程。   

   “明”作为最早的会意象形文字之一,最先出现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到了唐汉,大家都流行用“明”字,但由于大书法家颜真卿特别爱用“朙”字,很多传世名帖里都只有“朙”字,跟风的人非常之多,所以“朙”字在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宋代后,“明”字被官方定为正体字,推广使用,因此“朙”变成了异体字,就很少见到了。

   二、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乾隆御笔石碑,也是颐和园最大的石碑,碑阳乾隆御笔“万寿山昆明湖”六字,但是奇怪的也是这个“明”字,乾隆所书写的“明”字其部首不是“日”字而是“目”字。究其原因有说乾隆故意为之,主要是避讳大明王朝的“明”字,是否是这个原因,在此存疑,希望知者明示。
 
   补充:“万寿山昆明湖”石碑的背阴是乾隆题写的“万寿山昆明湖记”,里面的“明”字也有两种写法,所以避讳大明王朝的“明”字也是说不通的。
 
   博友“打鹰洼”回答了我的疑问。另查百度也找到了出处:明、朙、眀原来是一个字。
 
 

“明”字的疑问

“明”字的疑问

“明”字的疑问

“明”字的疑问
 

 

 

 

这是“万寿山昆明湖记”里面的两个“明”字:
“明”字的疑问

“明”字的疑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