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牌匾和楹联中慈禧闲章也几枚,在匾额上边正中慈禧主要钤印三枚:“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和“数点梅花天地心”(前后两方就是慈禧的闲章)。匾额上钤印三枚是乾隆首创,在宝云阁(铜亭)的横匾“大光明藏”上就钤印三枚,依次是:“敛福宜民”、“乾隆御笔”和“与物皆春”。不过乾隆在一块匾上用印三方还是不多见的。但是到了慈禧时期,颐和园内殿堂的匾额多数都是钤印三方了,所以慈禧这三方印鉴也被称之为“三方佛爷宝”。
慈禧在颐和园楹联上用印主要是三枚,引首章是“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压脚章为上下闲章两枚,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上阳下阴,意为“天阳地阴”。上面圆章阳刻,为“海涵春育”,下面方章阴刻“知乐仁寿”。
“知乐仁寿”闲章充分反映出君主对自己仁政的炫耀与追捧和对长寿的渴望与追求。君不见颐和园内涉及仁和寿的殿堂院落比比皆是:仁寿殿、仁寿门、乐寿堂、益寿堂、永寿斋(颐和园有两处永寿斋)、介寿堂、贵寿无极(是一座四合院)等。
慈禧闲章”知乐仁寿“、仁寿殿、乐寿堂等名称皆出于《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宋代朱熹解释为:因为智者通达事理,犹如周流无滞的水;仁者安于义理,如同厚重不移的山;智慧的本质是流动的,仁德的本质是静止的;智者因动而快乐,仁者因静而长寿。
所以当您游览颐和园时看到仁寿门、仁寿殿和乐寿堂的匾额时是否也会想到仁寿、乐寿的典故呢?“知乐仁寿”告诉我们去当智者、仁者吧,动静结合,那样你才会快乐和长寿的。
慈禧的“三方佛爷宝”
仁寿殿内九龙边饰的楹联,可见引首章和两方压脚章
这就是慈禧闲章“知乐仁寿”,左侧上下看“仁寿”,下行看为“乐寿”

仁寿殿五龙斗匾(光绪御笔)

万寿边饰,光绪御笔乐寿堂
乾隆题写宝云阁铜匾,上面钤印三方

其它带寿字匾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