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颐和吴老
颐和吴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295
  • 关注人气:2,0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2012-03-08 06:45:55)
标签:

北京菜市口

老便宜坊

小楼

米市胡同小楼

乾隆五十年

分类: 古建、建筑遗存
    前几天发过博文“菜市口周边几座民国时期小楼”的博文,后博友“左慈戏曹”先生告知米市胡同的那座小楼曾经是便宜坊饭庄。这使笔者很感兴趣,遂再去小楼进行探访。有幸的是在小楼碰到了在小楼居住是十年的钱钧山老先生,钱先生对小楼了如指掌,这里将钱先生关于小楼的介绍摘录如下:

    1、小楼的历史。小楼建于乾隆50年(1785年),山东人所建,开始就是饭庄,他认为这栋楼后来转手后来的主人----二百多年前老便宜坊的伙计孙子久,最后成为掌柜,并发展了便宜坊。1855年,鲜鱼口“便宜坊”开业,1875-1908年米市胡同便宜坊改称“老便宜坊”,以示区别。后来战事频发,老便宜坊在1937年倒闭。直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一月小楼转给了牛街礼拜寺,成为周边回教居民做礼拜的场所----清真寺。上世纪六十年代小楼成为玩具厂宿舍,再后来成了居民大院。

    2、小楼格局变化。小楼初期是一个“拐把儿”楼,有坐北朝南的北楼和坐西朝东的西楼组成。北楼三间,西楼四间,楼上楼下都有廊子,原有带顶的木楼梯通往楼上。北楼和西楼楼顶都是卷棚双卷勾连搭结构,前面的卷棚为廊子。小楼东侧是花园,花园东紧邻米市胡同是便宜坊门脸,小楼北侧是厨间,西侧是库房。1940年小楼改为清真寺后对小楼进行过改造,在“拐把儿”楼南侧接了一座南楼,使得楼房格局变为了“凹”字型,并且在二层将凹进去的地方加顶外扩,作为了穆斯林礼拜的地方。

    3、小楼和名人的关系。小楼南侧就隔着棺材铺(棺材铺建于光绪年)是康有为故居(南海会馆),康有为自然是小楼的常客了,另外还有刘半农、钱玄同、哈同(庄则栋的姥爷)等。据说李大钊、毛泽东也曾经来过便宜坊,但是否是这座小楼就不得而知了。

    4、小楼的现状。这一带正在改造,绝大多数房屋已经夷为平地,小楼周边也基本上全部拆除,唯有小楼孓然而立,由于小楼不是文保单位,面临着即将被拆除的境遇,小楼如果消失了,“老便宜坊”和米市胡同的清真寺就永远成为记忆了。
 


这是原来小楼的结构“拐把儿”楼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改建后的结构: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北楼东面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北楼北侧和西楼北侧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西楼的西侧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西楼的南侧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从这里进入小楼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右侧拱门为一层的廊门,后建的楼梯通往楼上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站下楼梯下看上面建筑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此处原来也是楼上的廊子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北楼的廊子的梁枋和柱子,新木头为后来清真寺扩建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这是西楼廊子的檩子和罗锅椽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这是清真寺后建的礼拜大堂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大堂的屋顶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钱先生在介绍小楼的历史
即将消失的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峰香公寿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