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百度来的,里面有的说法不准确。
“北京圣安寺遗址位于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金天会年间(1123一1135)始建。传说是金代帝后为佛觉、晦堂二大师营建。因寺院建于中都城内的柳湖村旁,寺外有湖,岸边垂柳,俗称柳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修并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重新修葺,恢复圣安寺名。”
圣安寺现在只保留了山门、天王殿和西配殿,目前是幼儿园。其实圣安寺还保留了两通石碑,石碑现位于法源寺内。石碑上分别雕刻着“童子拜观音”和“达摩东渡”画像,画像为线雕,雕刻精美细致,尤其“童子拜观音”石碑,整个石碑满雕,人物有三:观世音、童子和护法神;植物数种:莲荷、莲蓬、栀子、梅花、青竹,还有喜鹊等。“达摩东渡”(是否达摩东渡不确定)也很传神,大耳垂肩,眼珠突出,满脸胡茬,腿毛、护胸毛丝丝可见,达摩赤脚踩一苇东渡大海而去。
更重要的是两通石碑上均有刻字。“达摩东渡”上刻李言恭“画像赞”64字,为明万历辛卯二月望日(1591年二月十五日)所书。 李言恭明代开国功臣岐阳武靖李文忠(朱元璋外甥)之后裔,万历三年,袭爵临淮侯,守备南京,累加少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卒。
“童子拜观音”石碑左上角有小字两列,上书:钦依僧禄司左觉仪通月号印空于万历己丑(1589年)二月二十八日刻石在圣安寺。刻字说明万历年就恢复了圣安寺之名。
附:本人辑录的“达摩东渡”石碑李言恭的“画像赞”全文,未免有误。此赞词在石碑右上角,一共七列,如下:
XXXX像赞
妙法然相 而可有身 法本无法 身非有身 非法
非身 湛然长存 存无所存 太虚合体
净智妙图
功德无际 九年面壁 本自虚寐 只履翩翩
何去
何从 以己身求 无有是处
大明万历辛卯二月望日
太子太保柱国临淮侯李言恭斋沐顿首书。
山门
这就是位于法源寺内的石碑:
童子拜观音全图

局部:观世音


童子

护法神

护法神


童子


左上角文字

达摩东渡

局部1

局部2

右上角李言恭书写“画像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