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2011-06-28 06:15:30)
标签:

清漪园

颐和园

二龙闸

古石桥

豆渣石

罗汉板

探讨

文化

分类: 颐和园质疑、释疑
 

    颐和园“二龙闸”古桥位于颐和园文昌阁之南不足百米处的路东。

   一是名称探讨。“二龙闸”是俗称,清漪园时期叫东闸,之所以称为“二龙闸”应该是相对“青龙闸”(北闸)而言。青龙桥安河桥东南角现在有座现代的水闸,是六十年代所建(笔者曾经参加过这座闸的建设),其作用是分洪排涝。清代此处就有分洪闸,闸口处有座疑是元代所建双孔石桥,名青龙桥,青龙桥村名应该源于此,闸桥上有房屋供看闸人居住,闸桥疑是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水入西海所建。    

   二是建筑年代探讨。不少书上都说此桥建于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起来建造清漪园时期所建,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这座古桥的建造应该早于清漪园建造之前。
    理由:一是建造清漪园之前翁山泊(西海)就已存在,现在的昆明湖的东半部分水面都是后挖,瓮山泊之水流向何处?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如西海,然后引入大都。当年玉泉山之水和西山之水都汇集于玉泉山养水湖,再入西海,然后顺着翁山前向东流向北海淀(这里的海淀不是地名,是水泊的名字),可参考侯仁之先生《海淀古镇与北京城》中“明代海淀水系复原图”。当时这座古桥就应存在了。
         二是乾隆建造清漪园所用材料都极为精好,纵观清漪园时期留下的石质古桥的望柱、栏板都是汉白玉或者青石的,例如:十七孔桥、玉带桥、绣漪桥、半壁桥、荇桥、知鱼桥 、清华轩八角池桥、排云殿金水桥、北宫门外石桥、苏州街三孔桥.......无一不是汉白玉石料的(知鱼桥是青石料的),唯独这座二龙闸石桥是豆渣石的(一种粗糙、不美观、廉价的石料)。
        三是此桥护栏是罗汉板的,没有望柱、栏板,这在清漪园石桥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样造型民间较常用,皇家园林我还没有见过。
        四是此桥面低于昆明湖水面,乾隆时期建造的话是不会的。桥的西侧五米就是闸口,昆明湖当年水大时都会漫过东堤(所以慈禧新建颐和园围墙时每隔一丈墙基处就留一个半尺宽、一尺高的排水孔),现在东堤的地面都高于此桥的护栏,可见此桥是清漪园之前的旧物。
        五是我小时印象此桥位于颐和园大墙之外(也许我记错了),当时此处昆明湖是游泳区,天天来此游泳,对此桥没有印象,是否后来圈进颐和园还是后移过来?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此桥早在清代以前就有了,不是乾隆所建。
   一家之言,难免片面,还望探讨。 


青龙闸和青龙桥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明代石桥所在位置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二龙闸和石桥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桥护栏是五块儿罗汉石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颐和园“二龙闸”石桥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灰峪老爷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