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的记忆--棒槌声中新年至

(2011-01-03 12:26: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在北京“棒槌”一词儿如果用来形容人那可不是夸您呢,内是寒碜您呢,是说您什么都不成。其实棒槌的真正用处应该是浆洗衣服时的工具。“文革”前在海淀镇的土产杂货店里还可以见到卖棒槌的,一尺多长,像是缩小了的垒球棒,但是真正买棒槌的不多,一般都找根短粗的木棒代替了。当时肥皂都舍不得买谁还买棒槌啊?真要是买了棒槌那这人真有点“棒槌”了。
    
    小时候海淀一带泉水、河流众多,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在河边、泉眼边经常可以见到妇女蹲在河边,用棒槌砸打石头(洗衣石)上的衣物,基本上不用肥皂(那时 还没有洗衣粉、肥皂也算是奢侈品,那时经常用圆球型的猪胰子)。洗衣妇右手拿棒槌使劲敲打衣服,左手负责翻转被敲打的衣物,敲打一阵之后,将衣物在水中涮 一涮,再接着敲打,衣物在反复的敲打中污渍被挤了出去。最后洗衣妇清洗好衣物装在盆中连同棒槌端回家晾晒。
 
    印象最深的是在现在中央党校南院大墙东南角外十米处有一个大泉眼,用大花岗岩条石建成石屋的样子,泉水出水很冲,形成小溪向北流入肖家河。泉水的出口处就有 很多洗衣石,西苑街的妇女经常结伴在此洗衣,棒槌声此起彼伏,妇女们边洗衣物边聊天,也是不经常走动的街坊邻居间的交流场所,街里各家儿的家长里短儿都保不了密的,头天谁家有点儿啥小事儿第二天西苑几条街都知道了。

   棒槌除了洗衣物的作用,还有就是浆洗衣服时会用到。那时有个习惯(其实还是为了省肥皂和衣物好洗),洗好晾干的被里儿放到米汤里浆一下,然后晾干,做被服 (音胡、轻声)前两人将浆好的被里儿对折一下,俩人使劲对拽,然后再打折对拽,使浆好的被里儿平整。这时将被里儿打开,口含凉水喷向被里儿,使其潮湿,折成尺把宽,在干净的石头上用棒槌敲打,经过反复多次,浆洗后的被里儿就变得柔软了一些,这时就可以缝制被子了。浆洗后的被里夏季盖起来凉爽舒服,冬季可就不敢恭维了。

    春节前,再穷的人家也要干干净净过个年,因此棒槌声中迎接著新的一年的来到。
  
    现在想起来小时候内种洗衣方法还是很环保的,河流没有洗衣粉璘的污染,河沟里的小鱼儿很是自在(想起庄惠辨鱼)。现在物质丰富了,可是海淀万泉河、六郎 庄、西苑一带的十数个大泉眼消失了,河流也再见不到了,万泉河成为了污水沟。水--没了,人--住进了楼房,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这个棒槌和其浆洗衣物的 功能也就随之消失,“棒槌”一词也只能发挥调侃人的作用了,不过各家儿的“隐私”也缺少了一条传播的渠道(水到渠成--水没了渠道自然也就消失了)。
儿时的记忆--棒槌声中新年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拍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