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盘趋势分析 |
我们再来看看本周值得关注的几个要点:
周一受两大利好(央行发行1200亿11年期央票和人民币预期升值7%)影响,跳空高开,当日收出了29点大阳线,两市共有32只涨停板,有色金属、G股板块和钢铁股充当了股指拉高的急先锋。
周二的盘面倒有点意思了,汽车股、农业股、证券股成了当日的领涨品种。周三的热点又转移到了能源股和上海本地股上。周四则是20个点的下跌和1/3个B股的跌停。周五除了煤电股略有表现外,全场无看点。
一个要靠心脏起搏机的撞击才能存活的人,能说有活力吗?同样,股市只有在利好消息刺激下,才能走出近30点的大阳,而且基本上是前期已大涨的品种在借利好拉高,能说它本身具有上攻的内在动力吗?这种突如其来的节后开市拉升,还不是诱多?
需要指出的是,1200亿的央票并不是说股市里增加了1200亿的资金,只是卷商们的融资环境又宽松了,不必为到期的贷款而紧缩资金,如同企业一样,又有了周转资金,可以贷新款还旧款,这也反映出中央为推进股改确实在做许多实际的工作。而人民币升值尽管对股市来说是个利好,但我国还不是一个可以自由兑换外汇的国家,因此,这一利好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之所以说周二的盘面倒有点意思了,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板块。但新的热点板块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大盘要上涨。因为在熊市,除了大跌的日子,几乎每天也有一两个热点个股的出现。如果说,新的热点的出现,不是大面积的,不是持续升高的,那也只能是出货行情。
让我们记忆深刻的还有中石化周三那天开盘半小时的近2亿元的成交量,这恐怕是小基金在抛售,而大主力在护盘吧,主力观点的分化,不是见顶的预兆?而50ETF在同一天又创出了天量,何偿又不是见顶的信号呢?
在没有准备充分就启动的行情面前,我们还是谨慎一点好吧!何况目前大盘的高点,相对1074,已上涨了20%,相对1000,已上涨了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