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里江南文字梦——读陈华清《有一种生活叫江南》

(2015-09-29 05:41:46)
标签:

美食

江南

文字

风物

旅行

分类: 杂文评论

纸里江南文字梦——读陈华清《有一种生活叫江南》

苏白

我青年时候很向往江南,但去了后往往后悔。我对许多人的忠告是,到了江南,终身遗憾,不到江南,遗憾终身。

为了蒙骗稿费,我曾经写过很多关于江南的文字,我达到过许多有关江南的地方,我的笔名苏白,毫无疑问都与江南有关。但终归我觉得我写得最好得关于江南的文字,是我没有到过,和我未到之前的。想象中的生活,甚于生活本身。(里尔克语)

江南很多时候是一个文学符号,和文学意义上的称谓,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江南烟雨,江南风物,江南才子,江南美女,江南美景、小桥流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广义的江南是中国长江以南,狭义的江南就是江苏、浙江一带。作者仅杭州、南京、上海、苏州、无锡、乌镇、徽州这些地方能写出一本书来,要我佩服之极。我本人去过上述几乎所有地方,有些城市去过23次,但我关于这些地方的文字总数不超过1万字,这或者是我才力不逮,也或者是我认为旅行文字是慢笔,要沉淀,需要若干年后,甚至10年后去写,隔着时间去体味,而不是热笔去记录,隔着时间去看才是最好,而旅游文字,我认为其实可以反复写。普鲁斯特、乔伊斯写自家那点事,伍尔夫写墙上的斑点,包括福克纳、莫言、苏童写一个县、一个乡都能成系列、巨著、鸿篇,所以你写一个苏州,你写一个桥,你写一个人,写上一千万字,写上10000遍,其实都是可以的。

陈华清女士的江南文字是一种亲历式的移步换景文字,这种传统游记的好处,是便于读者了解风物、风俗、身临其境,配合其秀美柔媚文字,可谓与江南风景相得益彰。其行文章节目录兼顾心情、感悟、风物、风俗、人文、地理、美食,是综合式样的区域旅行文本,也是原创的文化文学旅游地理图书。有着古典的小资文艺范,是一种闲情的女性阅读文本,也是一本可供参考借鉴的江南地图、旅行指南,具备实用性,文艺性、休闲性,是跨界的旅行、地理、文化、旅游读本。

国内旅游图书不好做,旅游文字不好写,我以为是仅次于美食文字的,散文随笔杂文大类中的难度第二的文字,难度在于旅游走马观花,印象粗浅,如果堆砌资料,则硬编著无意义。如果一味强调主观心情和感受,则空泛,而去人文、历史、怀古则成了历史随笔,与旅行没什么关系了,在家里神游更好,客观的说,我神游文字比亲历写得要好。而一味文学、文艺、小资、心情、先锋、意识流则丧失读者,如果去人文地理或者在场文字,央视纪录片体,也缺乏一种接纳一般旅游爱好者的可能。所以我近十年来,一直在研究各类作家、撰稿人、报刊、图书、古籍、名著、影视的各类文本、文体,寻找适合恰当的模式和体裁,以及创新模式。最后我悲观的认为,旅游文字作为自古就存在的中外散文随笔文学,其模式、形式早已被突破、重复殆尽,已经没有创新的可能,就是选题已早已穷尽,只能是卖概念,卖心情,卖经历,卖文化,卖文采甚至卖姿色卖名气了。

作为一个有着江南情怀和情结的人,我早已对江南不复新鲜感,但阅读了陈华清女士的文本,我还是有一次领略的江南之美,江南之秀,那些人文也好,地理也好,风物也好,在纸里反而更美。爱一个地方,其实不必要去,距离才是美。爱一个人,其实不要得到,遗憾残缺才是美。我的想法或者奇怪,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反复讲的是爱和毁灭,这样也许消极,但我认为纸上的江南,文人笔下的江南,其实往往胜过你所亲历的江南。他介于生活现实和梦境虚无之间。我喜欢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描绘的马可波罗旅行里梦幻里东方场景,这也符合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神秘梦幻印象。也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终点就意味着被忘却,而我早已经到达。我们用文字、阅读所到达的理想之城,或者说如同《圣经》故事所描述的巴别塔,那是纸上的,文字上的通天塔。所以历代的文人、作家一次次、一遍遍描绘江南,或者都是为了纸上的一个梦。也如我涂抹我的江南梦,一次次深入江南,一次次的遗忘,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手写,不断的重复。幸好,有着阅读,有着字纸,让我们在阅读中,不至于迷失,不至于丢失,记得我们的江南梦。

1678字)

2015929日临屏急匆草就

 

作者系业余图书策划人,业余自由撰稿人,业余独立书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