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中国古人喝茶

标签:
军事团茶白居易陆羽黄石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中国古人喝茶
2015-6-11 7:09:00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邹剑川)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难以考证,关于茶的起源,湖北湖南要说神农氏,云南人要扯诸葛亮,还有地方要说陆羽,这种传说几乎不可考证。
茶起源于巴蜀还是云南,至今也没有什么定论。总之两汉时期,中国人就开始饮茶,在中国傣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中,很早就开始饮茶。无论如何,茶不会起源于印度,那是英国人编的“神话”。
唐代的陆羽写了第一部茶书专著,因此他成了茶圣。这也是湖北人的骄傲,我到天门去看过西塔寺,那里有陆羽公园,有茶经塔,很雄伟的仿唐建筑。还有很多唐式楼台高阁,可见天门的文化符号,代表人物就是陆羽。
魏晋时期,就有贵族好茶。《世说新语》记载有水厄一词,说的是王濛喜欢喝茶,这哥们自己喜欢也要大家喜欢。到了他家,都要互相转告“今日有水厄。”
这个有点上刑场就义,临行诀别的意味了。这也说明在魏晋时期,饮茶不很流行,士大夫阶层不习惯这个。
唐代茶事开始兴起,唐诗里有关于茶的诗句,比比皆是。白居易就是一著名茶人,他自号为“别茶人”。白先生有诗云“不见杨幕巢,谁知其中味。”
杨幕巢是经常给白居易送茶的官员,工部侍郎,职位和杜工部差不多。
常给白大诗人送茶的还有忠州刺史李宜,白居易曾写过一诗“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说,李宜的茶不送给别人,先给我,主要是因为我是懂茶的人。我倒认为,那是白居易有才华,诗动中华,句扬盛唐吧。到老了,白居易还是写茶诗来着。“老来齿衰嫌桔酸,病来肺渴觉茶香。”
他把茶当作保健品了。
最早的古人是把茶当药的。神农尝百草就是把茶命名为“查”,当作一种药物。后来流行开来,主要是茶有依赖性,有提神保健功用,茶于烟草、咖啡、可可、海洛因一样,都是易成瘾的毒品,只不过茶是利大于弊,有益健康之物。
唐代人还玩茶宴,因为佛教兴起,寺院推广,有权人,有钱人,贵族们,上层社会搞个宴会,大家一起来喝茶。使用高级茶叶,名贵茶具,大家聚会了,说一说茶,泡茶的水也要用名泉、山泉之水,所以才有了陆羽的《茶经》。这种茶主要是社交功能,类似今天的饭局了,可见唐代时候,人们交际不仅仅是饭局,还有茶局。
宋代茶开始有了文化,皇帝和文人推广。宋代是团茶,玩的是斗茶,唐人煎茶,宋人煮茶,宋人用的是饼茶,当时人觉得茶苦,就加薄荷、盐、红枣,最有名的是龙凤团茶。宋代才子皇帝赵佶,曾在自己的茶书里写到,“岁造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团茶,是采集茶的鲜叶制成的团状茶,有鲜美的考究的龙凤纹饰,发明者丁谓,开拓者蔡襄。丁谓是个小人,但是个比较有能力的小人,此人善于溜须,也善于翻脸。但作诗作文,办事还是有自己一套。龙凤小团茶是蔡襄发明的,他曾担任福建转运使,作为一名书法家、文化人,他的团茶小巧,外形更精美,形状更多样,市场价卖到了黄金二两,连欧阳修都欣赏不已。
宋人流行斗茶,苏东坡有诗为证:“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汤生玑珠。”、“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苏轼是斗茶、玩茶、品茶的高人呐。
明代朱元璋废除团茶,改兴散茶、清茶,茶开始用泡,和今天类似。
明人尚白瓷,景德镇瓷器于此时,大行于世。
到了清代,泡茶流行,散茶大行。七大茶系诞生,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花茶、青茶全部出现。中国主要茶区和名茶都在清朝定格,清代的饮茶和我们今天喝茶,亦无太大区别。
清代人喝茶很风雅,很有情趣,其品味格调很高。清人郑板桥就写过不少茶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俱往矣,古人多少风雅事,万千皆在茶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