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2014-01-06 20:53:58)
标签:
空泛就是为了图书市场有才缘故文化 |
分类: 杂七杂八 |
小说
邹剑川
我一向很少写小说,人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可能较少触及。这与失败的经历有关。我写的小说大多不能发个表,也不能换成人民币。白费功夫的事做多了,也就让人对小说产生了怀疑。
我读小说还是很多的,古代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类型的、商业的,但对这些年的纯文学、严肃文学,我不大了解,也关注不多。无论是《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十月》、《当代》、《中篇小说选刊》、《收获》、《花城》、《长江文艺》、《芳草》、《山花》、《芙蓉》、《清明》,上面的小说我都读不下去了。都觉得不好看。大概现在有才华的人都去写商业类型小说了,一线作家,玩长篇图书去了,这些杂志也承载不了。
起点、红袖上的小说,前些年,我觉得是垃圾中的垃圾,太粗糙了,太低劣了,我觉得简直连小学生作文都不如,但这些玩意儿居然成了气候。
我目下只看看中外大师、一线作家、顶级作家的小说。有些报纸的小小说、故事也读读,有些杂志的小说、故事也看看。很多大师的小说,我也读不下去,到底什么是好小说,我已然丧失了标准。
中国现当代的一线、二线作家们的现实主义小说、新写实小说,我还能读下去,但仅限于90年代以前。90年代以后的小说家,我就不大了解了,读不下去了。具体名字我就不列举。我对中国当代严肃小说家的阅读还停留在1999年以前。这个也不奇怪,当下图书市场,好卖的作家,大多是1999年以前出名的,1999年以后出名的严肃、纯文学而小说家的作品好卖么?
这或许是中国主流现实主义小说走入了绝境和困境的缘故。但严肃一线文学作家总不能去玩奇幻、官场、军事、穿越、总裁、仙侠吧,顶多意识流、魔幻、谵妄现实主义、超文本、先锋前卫、解构、颠覆吧。不过说实话,我更读不下去这些东西。虽然我的小说大致也属于这类。
写现实主义小说对我是一种困境,类型通俗小说,其实是意淫现实主义小说,是网络、电脑游戏的附庸文本,是建立在电脑游戏文化之上的。核心其实和中国古代《封神演义》、《西游记》、金庸小说没有太多不同。我这两年强迫自己看了很多现实主义小说,除了从《巴黎圣母院》、《漂亮朋友》中吸取了若干营养,其余的一概看到我要呕吐。包括大江健三郎、托尔斯泰、大小仲马,还有写《红字》那个美国人等等作家,全部让我崩溃。当然我也读了方方阿姨的《武昌城》、莫言大叔的《酒国》、苏童哥哥的《我的帝王生涯》、贾平凹大爷的《商州故事》、陈忠实老爷子的《白鹿园》,我买了,没读,我以前读过,觉得还不错。我读这么多现实主义文本,就是为了写现实主义小说,或者通俗类型小说。
我总觉得写小说是个很大的事,要考察历史,要经验,甚至更多是我怕写了十万字、几十万字都废了。那我就白干了。
所以,我干脆有时候,干脆去写枪稿,去写别人满意,立马给我银子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谈论文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只在偶尔文学的时候,感到高贵和幸福。因为当你沉浸在艺术中的时候,你的灵魂是纯粹的,那是一种神圣,是一种美。
此文肯定无法发表,也不是为发表而写。但他对于今后的写作有帮助,因为这是一种思考。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人生需要规划,生活需要计划,没有计划没有规划,人生容易虚度。理想是空泛的,而计划不是,规划也不是。
(1539字)
2013年12月13日手草
2014年1月6日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