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稿半命题】心随影行——鄂州供电公司摄影协会采风侧记
(2012-07-23 20:18:04)
标签:
宋体电网摄影协会鄂州供电公司摄影技术文化 |
分类: 灌水心情 |
【枪稿半命题】心随影行
——鄂州供电公司摄影协会采风侧记
苏白
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是作者内心和个性的表达。作为电力人,电力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也应有行业特色,行业特征。跟随鄂州供电公司摄影协会到一线迎峰度夏现场采访,让人感到的是震撼,更是激情。
激情与汗水齐飞
虽然多次采访公司一线的职工,但如此深入全面系统地贴近一线员工的迎峰度夏现场,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当镜头对准那些朴实的基层员工时,让我们感触的是激情是震撼。
110KV八一变增容现场,变电部高试班的同志们在烈日下检测,35KV胡林变开关更换现场,变电部员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现场热浪袭人,稍一动弹就大汗淋漓。而变电基层班组的同志们几乎每天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辛苦工作。劳动模范变电部副主任徐国银同志,更是哪里有工作,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为了千家万户的平安用电,为了地方企业的经济发展,变电部的职工付出了很多很多。
清晨一太早,天刚蒙蒙亮,我们随输电部的同志们去巡线,去检修。220KV鄂郎线的瓷瓶检测不过是该部员工一项平常的例行工作,但需要穿过崎岖的田埂,路过丛生的杂草,沿路有荆棘,泥沼,坟地,还要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带着绝缘手套爬上十几米高的铁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输电职工们就是这样走在山间乡里的小路甚至没有路的地方,默默地守候着电网的平安,守护着城市的万家灯火。
在110KV红莲湖输电线路工程现场,在110KV八一变增容工程现场,这两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和动力的工程在烈日和高温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电网建设中心的员工们,皮肤晒得黝黑,汗水湿透了工作服,用水一拧可以挤出一脸盆汗水来。但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自豪,是乐观,更是一种激情和信念。国家电网的标识在他们胸前生辉,这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部队,困难吓不倒他们,高温阻碍不了他们。他们的心里装的是电网企业的大局,早供一日电,可以为电网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早送一日电,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注入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动力。
在高温下,路灯中心的同志们正在高空作业车上检修,在大街小巷巡查,在投入今年的路灯亮化工程。营销战线的同志们正在整治鱼塘用电,回收电费。我们的镜头将追随所有一线生产,营销,服务的同志们,用光和影记录下平凡人的历史,历史是平凡人书写的,无数基层员工的汗水,书写了电网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无数基层员工的辛勤劳作,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震撼。
自豪与自信提升
采风之行,历时三天,累计跋涉数百公里,城区,梁子,华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我们的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是电网建设的成就,是地方企业,地方干部对电网人的赞赏,看到的是电网人昂扬的斗志和那股子干劲,那股子精气神。
走在鄂州城乡,看到一盏盏绿色光源的新路灯,看到一座座屹立的铁塔,看到建设改造中的新型变电站,看到一根根连接城乡的电力“银线”,我们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近年来鄂州电力建设提速,电网建设提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城乡用电卡口逐步解决,鱼塘用电整治工作有序铺开,高危客户管理科学合理,路灯建设亮点纷呈,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取得一定成果。都让我们电网人感到自豪和高兴。
特别是在城乡街头,道路,随处可见忙碌穿梭的涂抹着国家电网标识的抢修车辆,维修车辆,工程车辆,连接着用户与企业,用脚步拉近了与客户的服务距离,打造一小时服务圈,智能电表全覆盖,农村电费绿卡,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服务的优化,让客户更满意,也让我们更自信。
“以有为谋有位”,电网人的实干和实绩,让电网人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话语权逐步提升。在华容庙岭地区,我们遭遇了一位“表扬帝”,他是武汉万众体育用品公司的老板,他忙不迭的,口口声声赞扬供电公司服务好样的,供电所的服务没话说,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有什么难题提供专业支持。对我们客气,热情,真诚,对我们供电人的感激和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表扬帝让我们在场的采风电网人感到倍有面子,也倍加自豪。表扬帝对供电的好印象,好态度乃是建立在基层供电所的优质,用心服务上的。更是建立在电网企业急地方只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的宗旨之上的。“企业家老大”,这是省委省政府的口号,在庙岭地区,我们看到建设中的鄂州第一座室内变电站红莲湖变电站,该站就是为企业家老大服务的,为红莲湖新区提供可靠电源支撑的。
技能与态度共进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有幸被邀请加入摄影协会,但深感不安和惭愧。我本人在摄影上纯属业余水平,主要为新闻摄影和旅游风光摄影。在报刊上不过公开发表了三幅新闻摄影作品,获得过公司内部的一个年度新闻摄影作品奖项。在摄影协会,我有幸和公司的摄影高手们交流,学习,得到提高和进步。
协会会长周先保同志是资深的新闻人,也是一名摄影高手。周会长对于摄影技术的精益求精和敬业精神让我钦佩,每次采风,到达现场,他往往是第一个开始拍,最后一个走,为了拍一幅好作品,他往往需要构思,实拍很长时间。
调通中心的胡强,我以前并不熟悉,他更象一名隐者,一位世外高人。对于摄影器材,摄影技术如数家珍,其摄影手法,艺术表现力,后期制作功力非常深厚。进藏入川北上南下,坝上,藏地,小东江,涠洲岛,胡强都走过,并拍过。胡强用自己的镜头构筑了一个美妙神奇的艺术世界,也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绝美的精神家园,在路上,在艺术里,他自在的安居和栖息。
变电中心的李利华,虽然对于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知之甚少,但其镜头感很好,对于摄影艺术的直觉和感知能力很强,照片也有可看性。她本来是一名网络写手,也是一名作家,出于摄影艺术的爱好,主动要求加入摄影协会。
协会同仁周先保,胡强,祝科对于摄影艺术精益求精,为了找好的角度,找好的题材,找好的构思,找好的角,他们爬高上低,非常努力和勤奋,也让我汗颜。也许他们更是出于对摄影的爱好,对电力人的崇敬,对电网企业的责任感吧。
采风过后的看片和评点,我更是享受到了一次精神大餐,看着会员们精美的图片,巧妙的构思,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客观真实的表现力和细节处理,我在感受电网企业的成绩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摄影审美,摄影技术的培训。我相信,这些图片在网络发表,在公司展出,在报刊发表,必将引起热评和关注。我也期待,我们摄影协会能不断进步,从中走出电力行业的大师,甚至走出电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同时我也构想,作为鄂州电力文学协会的会员,电力文学的创作也应该有行业特色,电网特征,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唱响电网主旋律,鄂州电力文学协会也应该组织贴近一线,贴近生活,贴近电网的采风活动,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能够广泛传播,鲜活生动的,雅俗共赏的,接地气,有内容,有深度的电网小说,电网散文,电网通讯,电网报告文学,电网杂文,电网评论,电网新闻作品。
(2688字)
2012年07月23日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