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刘家园
(2011-12-28 13:06:22)
标签:
沼山宋体鄂州供电公司农电鄂州公司杂谈 |
分类: 杂七杂八 |
冬天的刘家园
邹剑川
2007年,我在新闻中心借用时,曾与时任沼山所副所长的孟长生同志联合采写过一篇通讯《刘家园用心服务农电家园》,发表在当时的国家电监会《中国电业》杂志上。这也是梁子湖供电公司历史上的一个突破,在中央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
2007年我认真思考过农电工以及大营销的问题,写了一些评论文章,引起了国家电网公司新闻中心、中国电监会《中国电力报》社、华中电力公司新闻中心、湖北电力公司新闻中心一些编辑和记者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最终由于当时的政策和环境影响,不了了之。
2011年夏天,履新不久的鄂州供电公司总经理夏怀民,风尘仆仆地来到长港供电所,调查研究基层供电所问题。与每个基层员工悉心交流,听取他们的真实意见。长港供电所靠近219省道的三层简陋的办公楼,那个不起眼的办公室,酝酿了鄂州供电公司一个重大的决策。
而对于刘家园们而言,这是一个契机,一个平台。
关爱农电工,善待农电工,稳步提高农电工待遇,农电工参加工会活动。建立立足长远的关怀机制,关心农电工成长与发展,提高农电队伍的归属感。由鄂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朱银军起草的这份加强农电队伍建设的文件,饱含了鄂州公司领导班子对于农电工队伍的关爱。
以人为本,放手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农电工这一特殊群体沐浴在春风里,对于刘家园们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远没有结束。
人人都是人力资源,人是生产力最活跃因素,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占据鄂州农网半壁江山的农电队伍,正走在一条金光大道之上。
人生的道路是越走越宽广的,从沼山所到长港所,不过几十公里的路程,但对于刘家园是一个跨越。对于众多的刘家园们而言,他们爱岗敬业,奔波在生产一线,是骨干,是精英。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如果一个人在岗位上为公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造了财富,那么他实质上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人生而平等,任何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在任何地方工作,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财富。
长港是一条河,这个地方河流密布,湖泊纵横,塘堰散落,农电工们的抄核收工作量远远大于平原地区。农电工的运维工作远远比城区要辛苦。但这些朴实的人们,走街串巷,代表了国网公司的形象,直接在第一线为群众服务。他们的交通工具是电动三轮车,他们对于领导的要求,仅仅就是更换一台新的电动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小路,在一个个塘堰,在号称鄂州供电公司的“西伯利亚”的梁子湖公司,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他们练就了一身本领,他们茁壮的成长。
刘家园们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那么刘家园们所谱写的,则是华美的乐章和音节。
2011年,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强调,关爱农电工,善待农电工。同样是这一年,湖北公司副总经理曹世强在黄冈调研时,指出,要加强农电工队伍建设。在鄂州公司调研时,省公司副总经理彭建国听取了鄂州公司汇报,对于加强农电队伍建设,予以肯定,做出重要指示。
2011年10月,鄂州供电公司农电队伍建设文件正式出台,文件提出,规范农电队伍管理界面及管控责任体系。建立管理界面清晰、工作流程顺畅、管控体系有力的农电管理新机制,明晰职责,强化责任落实。规范农电队伍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农电队伍安全生产、营销管理、日常事务等工作管理主体;拓宽农电队伍成长渠道,可试点选聘优秀农电工从事管理。加强农网维护费预算管控。财务管理实行“大财务”模式,严格执行农网维管费使用计划和预算统一管理。加强农电员工岗位、薪酬及绩效考核。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得、以业绩获取绩效”合理的薪酬体系,让农电员工的工资、奖金与工作业绩挂钩。积极探讨农电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建立立足长远的关怀机制,关心农电工成长与发展,提高农电队伍的归属感。
对于刘家园们来说,这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件大事。对于鄂州农网而言,这是一件幸事。
冬天虽然寒冷,但有阳光普照的地方,心里亮堂,内心欣喜。北风虽然凌厉,对于心中有爱有欢喜的人来说,春风满面。阳光会照耀在刘家园们的身上,而所有幸福着幸福的人都会得到拯救。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永恒的主旋律。对于这点,刘家园们应该充分相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