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电台区线损管理关键在于人员管理

(2007-04-06 16:42:53)
分类: 随手涂鸦

农电台区线损管理关键在于人员管理

苏 白

 

近日,笔者和有关部门走访了当地部分高损农电台区。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这些高损台区的管理主要是由于少数农电工责任心不强甚至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造成的线损居高不下。

 

在走访中,笔者注意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对于基层供电单位的工作非常支持,基层供电单位的领导对于指标的完成也非常积极主动,但落实到台区,还是要靠农电工来管理。

 

在台区和村民的接触中,我发现村民对供电企业的人员还是很友好的,不是某些人所描述的完全不讲道理,很蛮横。至于钉子户可能存在,但大多数村民给我的印象是老实憨厚。虽然他们可能注重蝇头小利,会干出偷电不交电费的事情,但关键还是要靠人来管理。

 

在某台区,农民搞基建,做房子要用三相电,找到了“管电的“,管电的给他接了电,没通过电表,收取他150元钱。后来到供电所,所里表示他们没有相应的电表,这种接线方式当然会造成电量的流失和线损的居高不下。农电的一位基层领导说过解决农电的问题根本在于要稳定农电工队伍,队伍不稳定,谈什么也白谈。

 

我们欣喜地看到电力企业对于农电工的待遇和地位问题越来越重视了。笔者所在的供电公司,工会组织给他们办了“三金”,而且可以长期做,基本收入在800元以上,逢年节还有些物资和奖金,在当地尤其是农村地区这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但是和正式工比较,农电工的待遇还是有差距的。一位同志说,农电工收入低,干活重、累。和正式工一比,心里不舒服,同工不同酬,当然要想办法搞点“油水”,或者是工作不负责,不积极主动。还有同志说,要高承包搞公司制,一把给农电工,包死,线损管得好,他们收入可以搞到3000、4000,这对供电企业是好事,对他们自己也是好事。

 

好像孝感的西河模式也这样搞的。最近我看到报纸上有湖北地市农电服务公司的报道,我还没搞清是怎么回事,我想,农村台区管理的关键还是在于农电工,例如我们这里有个农电工,他的台区情况很复杂,钉子户多,基础差,管理难度大,但是他去了,线损、收费、服务指标完成得都很好。

 

在现行体制下,搞大改革大变动,大手术在有些地区可能并不适合。具体怎么搞,俺觉得还是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好农电工,管好农电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