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评论 |
疏离之后有一个梦
——读冰水一度《A城B梦》
邹剑川
我也写点情感文字,拿到冰水一度这本新书的时候,内心是有几分亲近的。我一直爱读新女性的新情感小说,对于80后的一代的爱情世界我很好奇也很关注,
冰水一度是才女,少年时代就在数家报刊开专栏,现做着媒体编辑的活,业余混迹网络,也到处招摇卖字。其BLOG也是被网站主推的。在我看来,情感乃是人人都要面对之事,怎么写,各人有各人的路子。
冰水一度的文字是疏离的,或者冷漠,这里面并没有颓唐的意味,而是显出了许多挣扎来。其用意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捕捉某种情绪,很飘忽,仿佛云彩掠过天际,仿佛风吹过城市,留不下痕迹。或者少年为新词说愁,但阴冷里没有刻骨的对人生的世故和厌弃,而是愈发体味出一种少年的情怀来。
作文贵有童真,我以为如此。过沧桑则薄凉了。这本书的文字就仿佛是压在你心头的淡淡阴云,挥之不去了。
同为都市女性,我试着把安妮宝贝和冰水一度作一个比较。如果说安妮的文字是阴郁的黑夜里妖娆冷漠的花朵,奇诡璀璨,那么冰水则是黄昏时候窗外即刻流逝的风景,有些飘忽的象。
在文字里,我看出冰水试图表达一种诗意,而刻意回避哲理和人性的问题。在那些不断重复的情节里,故事只是一个模式,一个蓝本,那些人物,也没有名字,没有具体的性格,只是模糊的你我他,一切疏离了,爱情啊,是你我他之间的事情,我们开始,我们结束,我们仿佛在一个舞台,在一次次表演,而自己在哪里呢?
在这个短篇的爱情小说集子里,我看到的是很散文的写作手法,小说散文化和回归内心是现代文学的潮流之一,而哲理、梦态抒情被作者刻意回避了,冰水似乎在寻找一种此刻和不在此刻的表达,就如同在A城做着一个他乡的梦。文中第29篇《A城B梦》说:“如果没有在上海那一个梦里的电话,或许我还在自己给你编织的罪网中找借口折磨你。在A城做了一个B城的梦,梦里都是浓浓的相思情未了。”,也许正如作者的笔名冰水一度,冰和水之间的距离其实只有一度的距离,爱与不爱也只有一度的距离。在绝对的客观和简洁的文字,我读到了飘散的诗意以及那些关于美好爱情的悲伤,我想起来法国新小说的作家们,他们很零度很琐碎的寻找与影视的对抗,而在冰水一度选择的通常爱情追求里,我读到的是时尚和传统的交汇,疏离背叛和拥抱温暖的理想。
是的,对于文字,或者是远望或者是走进。而对于爱情,或者是水,流动奔腾不止,或者是冰,尘封不动。
约1100字
2006年1月15日草就
——读冰水一度《A城B梦》
邹剑川
约1100字
2006年1月15日草就
后一篇:【灌水】 梦想以及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