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时评】 反偶像时代:众声喧哗

(2007-01-08 01:26:49)
分类: 杂文评论

反偶像时代:众声喧哗

邹剑川

   近日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行动表明了一种可能,即民选偶像地产生。通过观众群众筛选制造期待中的偶像,无疑是对当下商业偶像模式的一种背弃。

   如果说一年一度的亚姐、港姐、世姐是一场生活活虎的表演秀,近而由评委确立美女今后的发展道路,中间有暗箱黑幕的可能。那么非常女声的模式无疑更民间、大众、更接近群众的审美趣味。

   不是偶像的偶像已然产生。如美国某亚裔凭借其傻得可爱造型和拙劣唱功,一举成为最受欢迎歌星,如台湾地区某开口“偶”打扮老土,一心要“娶”黎明的亿万富姐成为娱乐明星。反偶像的偶像出现,表达了大众一种趋向,即对于商业偶像的厌倦。

   明星们地复出退出,三角恋爱,未婚产子,打架斗殴,逃税坐牢,更换主角等“大事件”无论炒作也好隐私也好,已经让大众有些不以为然,种种台上台下的表演生活秀和你方唱罢我登场,已经让大众分不清哪是舞台小人生哪是天地大舞台,依靠铺天盖地宣传、炒作、爆料、花边、广告、银弹、隐私、诽闻们支撑的大众娱乐明星似乎已经江郎才尽黔驴技穷,调动不起大众兴奋点。着实地是让双方都很受伤。

   于是继网络文学刺激图书市场后,非常女声出现了,民间的大众的偶像即将产生了。

   新偶像的出现是否可以代表专业水准和艺术实力?这不是主要的。从网络文学的卡拉OK自娱自乐自产自销,歌曲卡拉OK终于也看到了希望,偶像只是给大众梦想的可能,原来成功如此简单。

    反偶像时代,一切尽有可能。无须专业知识和艺术技巧,我能时代,不需要包装、炒作、诽闻、隐私的光辉光灰偶像,大众参与,民选偶像的出现意味着直接的接受和消费认同。

   如同80年代后并不成熟的文学卡拉OK作品风行消费能力巨大的年轻人群一样,反偶像时代提供可能提供梦想然后销售梦想,后消费反偶像时代,利益市场驱动下的盆满钵满的精明文化商人永远笑在最后。

旧作 首发 吉林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