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文评论 |
雏菊——命运的交响
邹剑川
片中始终回荡着古典音乐的旋律,这个片子也是很古典传统的。现代野蛮女友全智贤这次扮演一个流浪画家,中间还有哑女的部分。
女主人公金慧英小姐是一名画家,在乡下作画时,得到了一个神秘人地帮助,内心中她一直很期待这个人。刑警郑优因查案利用慧英作掩护,顺手购买的雏菊让慧英误会他就是那个神秘人。而最终神秘人出现,他原来是个杀手。为了升职也为了查案,郑的上司让郑冒险,出价让杀手杀死自己。在杀手不愿下手,决定成全郑优和慧英时,郑却被杀手集团老板指使的其他人杀死。一年后,郑的上司为了复仇,指名出价让杀手杀自己,以为慧英地干扰,杀手放弃了杀人念头,害怕集团暴露和为了维护规矩,杀手集团射杀杀手,关键时候慧英挡了致命一击。愤怒的杀手冲入集团总部,将所有杀手杀死,最终和老板同归于尽。
故事大概如此。在一开始笔者猜测杀手肯定是要死的,因为他杀了人,是罪恶的。按照东方民族传统的善恶观,恶人应该有此下场。而片中却安排了警探郑优先死,这很让人奇怪。仔细想想,郑不诚实,不地道。先是利用慧英,致使其连累受重伤,失去声音,然后躲到韩国,一去不回。再者其在明知慧英误会他是神秘人时,不置可否,这里是一种欺骗行为。三是为了办案,竟然提出以身为饵,诱骗杀手上当。结果杀手不是那么好玩的。如此死在前面也是应该。值得注意的是,郑一方面对金地受伤有愧疚感,在看到杀手与金感情发展时,也许就决心一死来成全心爱的人和本来应该属于杀手的爱情,退出第三者的身份。只是故事的脉络如何再进展呢?故事让三个人都死去了,杀手以毁灭完成了救赎。金慧英以死表达了自己对于杀手的朦胧之爱和缘投。
纵观三个人的情感纠葛,美的化身金慧英在代表善和恶的两个男人之间辗转徘徊。让善产生了恶,让恶激发了善,把人性揭示地淋漓尽致。但三个人的友情,以及致美的爱情终于破灭,这使我想到了同为东方的日本唯美作家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金阁中的形象,美是极致的,也是难以到达的,最终达到的途径是毁灭。雏菊或者和日本的樱花一样,在短暂的辉煌后最终消亡,把美和青春,把遗憾和永恒的形象留在人间。这也正如同中国唐宋文学里不断描述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意象。人生如同朝露,此刻就是永恒。最后的结局不过都是毁灭,所以应当珍惜现下的盛景。
在荷兰拍摄的这个片子,把雏菊赋予了东方美学的时间观感,同时也用凡高的向日葵注入了新内容。如主人公金慧英所言:“雏菊,就是我的向日葵。”在那里生命的隐忍和怒放中,海子诗歌中沉醉的狂放和芬芳铺鼻而来。成为生命本质的符号。如杀手,在目睹雏菊和金后感言,如果早点遇见她,看到雏菊就不会杀人了。可见纯粹和本来的生命之美给人的启迪和激荡。
杀手在种植雏菊和神秘地帮助和关心中获得了新生,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爱情是这样的美好,以至于人生90%的意义在于找到适合的人。
在观看后,对于杀手如果早看到金和雏菊就不会杀人的看法,朋友CY提出不同观点,她说杀手杀人是黑暗和罪恶的,也正是基于此,才会爱上金和雏菊那样强烈和美的化身。同样,金和雏菊也正是在那样的国度,在那样美的环境遇到了为自己搭建的与周遭不协调的桥,才会对神秘的人和事产生幻想和感情。
对此,笔者以为善和恶只存一念之间,善与恶是复杂的,但是生命和爱情以及美这些东西是永恒的。影片唱响了一曲关于美的赞歌,如同命运夹杂的曲调。如同在那开遍雏菊的原野深处,杀手谈起的现代印象派大师莫奈和金喜欢的印象派画家凡高所表达的,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注重人对生活的感觉和印象。是的,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如雏菊般的光、影、美与爱的印象存在。
(约1500字)
邹剑川
片中始终回荡着古典音乐的旋律,这个片子也是很古典传统的。现代野蛮女友全智贤这次扮演一个流浪画家,中间还有哑女的部分。
女主人公金慧英小姐是一名画家,在乡下作画时,得到了一个神秘人地帮助,内心中她一直很期待这个人。刑警郑优因查案利用慧英作掩护,顺手购买的雏菊让慧英误会他就是那个神秘人。而最终神秘人出现,他原来是个杀手。为了升职也为了查案,郑的上司让郑冒险,出价让杀手杀死自己。在杀手不愿下手,决定成全郑优和慧英时,郑却被杀手集团老板指使的其他人杀死。一年后,郑的上司为了复仇,指名出价让杀手杀自己,以为慧英地干扰,杀手放弃了杀人念头,害怕集团暴露和为了维护规矩,杀手集团射杀杀手,关键时候慧英挡了致命一击。愤怒的杀手冲入集团总部,将所有杀手杀死,最终和老板同归于尽。
故事大概如此。在一开始笔者猜测杀手肯定是要死的,因为他杀了人,是罪恶的。按照东方民族传统的善恶观,恶人应该有此下场。而片中却安排了警探郑优先死,这很让人奇怪。仔细想想,郑不诚实,不地道。先是利用慧英,致使其连累受重伤,失去声音,然后躲到韩国,一去不回。再者其在明知慧英误会他是神秘人时,不置可否,这里是一种欺骗行为。三是为了办案,竟然提出以身为饵,诱骗杀手上当。结果杀手不是那么好玩的。如此死在前面也是应该。值得注意的是,郑一方面对金地受伤有愧疚感,在看到杀手与金感情发展时,也许就决心一死来成全心爱的人和本来应该属于杀手的爱情,退出第三者的身份。只是故事的脉络如何再进展呢?故事让三个人都死去了,杀手以毁灭完成了救赎。金慧英以死表达了自己对于杀手的朦胧之爱和缘投。
纵观三个人的情感纠葛,美的化身金慧英在代表善和恶的两个男人之间辗转徘徊。让善产生了恶,让恶激发了善,把人性揭示地淋漓尽致。但三个人的友情,以及致美的爱情终于破灭,这使我想到了同为东方的日本唯美作家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金阁中的形象,美是极致的,也是难以到达的,最终达到的途径是毁灭。雏菊或者和日本的樱花一样,在短暂的辉煌后最终消亡,把美和青春,把遗憾和永恒的形象留在人间。这也正如同中国唐宋文学里不断描述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意象。人生如同朝露,此刻就是永恒。最后的结局不过都是毁灭,所以应当珍惜现下的盛景。
在荷兰拍摄的这个片子,把雏菊赋予了东方美学的时间观感,同时也用凡高的向日葵注入了新内容。如主人公金慧英所言:“雏菊,就是我的向日葵。”在那里生命的隐忍和怒放中,海子诗歌中沉醉的狂放和芬芳铺鼻而来。成为生命本质的符号。如杀手,在目睹雏菊和金后感言,如果早点遇见她,看到雏菊就不会杀人了。可见纯粹和本来的生命之美给人的启迪和激荡。
杀手在种植雏菊和神秘地帮助和关心中获得了新生,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爱情是这样的美好,以至于人生90%的意义在于找到适合的人。
在观看后,对于杀手如果早看到金和雏菊就不会杀人的看法,朋友CY提出不同观点,她说杀手杀人是黑暗和罪恶的,也正是基于此,才会爱上金和雏菊那样强烈和美的化身。同样,金和雏菊也正是在那样的国度,在那样美的环境遇到了为自己搭建的与周遭不协调的桥,才会对神秘的人和事产生幻想和感情。
对此,笔者以为善和恶只存一念之间,善与恶是复杂的,但是生命和爱情以及美这些东西是永恒的。影片唱响了一曲关于美的赞歌,如同命运夹杂的曲调。如同在那开遍雏菊的原野深处,杀手谈起的现代印象派大师莫奈和金喜欢的印象派画家凡高所表达的,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注重人对生活的感觉和印象。是的,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如雏菊般的光、影、美与爱的印象存在。
(约1500字)
后一篇:世界杯网络指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