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七杂八 |
文学的他我、有我、超我、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有我无我之境之说,在此套用一下,表达对于文学的描述。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这里借用海德格尔的超我说,并制造了他我一说。
文学的他我之境,即纯粹的游离于自我之外的文字状态,他我非自我,非超我。对于客观对象未有深刻了解和体验而进行的文字描述。文字和对象是两张皮,具体表现为空洞、浮泛、堆砌、言之无物、内容单薄,作者缺席。文字只是反复借用他人意境、观点、语句。或者只是反复描述对象而缺乏自我表达和感触,这就是他我之境界。
有我之境,即是我的介入,我地表达,我并非单独游离于事物对象之外,而在其间。万物皆备于我,我与万物同在,我在文字之内。我手写我口,我说为我之所想所说,是自我的思考和表述。此境界要高妙些,但有我容易进入梦呓和私语,成为主观意识地堆积。若太自我,则不容易为他人接受。
超我,即我本身超越一般的认识,高于常人和读者,高于对象。我的表达是深刻或者是优美的,是抓住了事物本质和属性的。我掌握了语言技巧和法则,美学原理,调动各种经验,能写出物体之外的东西。即意在言外,象在其中。我不是我,在这里我是大我。我在公众之上,我的思考文字有了意义。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层出不穷的意义。
无我,即我不在。我在文字中,我又不在。我潜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里,我可以深入人的内心打动他人。具备感染力和感动力。来自于体验,观察,思考,沉淀以及诗意,我成为时代的意义,因此我反而不在了,读者直接可以进入,以他为我,因此无我。
他我不可取,自我太肤浅,超我是一般作品,无我才是神品,绝品。
无我之境如何得来,知识积累,观察思考深刻,高超语言技巧,敏锐的直觉,童心,非功利,机遇灵感天赋。最后还要具备文学鉴赏能力的读者,受众。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有我无我之境之说,在此套用一下,表达对于文学的描述。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这里借用海德格尔的超我说,并制造了他我一说。
文学的他我之境,即纯粹的游离于自我之外的文字状态,他我非自我,非超我。对于客观对象未有深刻了解和体验而进行的文字描述。文字和对象是两张皮,具体表现为空洞、浮泛、堆砌、言之无物、内容单薄,作者缺席。文字只是反复借用他人意境、观点、语句。或者只是反复描述对象而缺乏自我表达和感触,这就是他我之境界。
有我之境,即是我的介入,我地表达,我并非单独游离于事物对象之外,而在其间。万物皆备于我,我与万物同在,我在文字之内。我手写我口,我说为我之所想所说,是自我的思考和表述。此境界要高妙些,但有我容易进入梦呓和私语,成为主观意识地堆积。若太自我,则不容易为他人接受。
超我,即我本身超越一般的认识,高于常人和读者,高于对象。我的表达是深刻或者是优美的,是抓住了事物本质和属性的。我掌握了语言技巧和法则,美学原理,调动各种经验,能写出物体之外的东西。即意在言外,象在其中。我不是我,在这里我是大我。我在公众之上,我的思考文字有了意义。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层出不穷的意义。
无我,即我不在。我在文字中,我又不在。我潜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里,我可以深入人的内心打动他人。具备感染力和感动力。来自于体验,观察,思考,沉淀以及诗意,我成为时代的意义,因此我反而不在了,读者直接可以进入,以他为我,因此无我。
他我不可取,自我太肤浅,超我是一般作品,无我才是神品,绝品。
无我之境如何得来,知识积累,观察思考深刻,高超语言技巧,敏锐的直觉,童心,非功利,机遇灵感天赋。最后还要具备文学鉴赏能力的读者,受众。
前一篇:文字的投入与产出
后一篇:意在笔先、苦吟推敲、妙手偶得?